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在边境也上演着大逃亡景象。中国方面加紧撤侨,现在已经有791名中国人离开,还有一千多名正在撤侨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没有想到,美国的做法和中国截然相反,甚至美国大使馆都关门跑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战仍在继续

这场冲突绝非小打小闹,短短几天,以色列空军像上了发条,连续发动多轮大规模空袭

6月18日那天,60架战机直扑德黑兰,瞄准二十多处军事设施狂轰滥炸,从离心机工厂到导弹生产线,打击目标直指伊朗的军工心脏。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埃菲·戴弗林在视频里一脸严肃地盘点战绩,前一天,50多架战机轰炸了德黑兰周边约40个目标;紧接着下午又追加了20多处,其中三个导弹生产的关键窝点被重点照顾。

伊朗当然不是挨打不还手的主,憋了几天后,他们终于甩出了压箱底的大家伙,射程高达2000公里的泥石弹道导弹,首次投入实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标直指以色列的情报中心和空军基地,行动代号带着点狠劲儿被称为真实承诺-3。

据《以色列时报》统计,冲突爆发以来,伊朗射向以色列的弹道导弹超过400枚,无人机更是突破千架大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以色列铁穹拼命拦截,还是有20多枚导弹砸进了城市区。

以色列急救组织红色大卫盾的统计板上,死亡数字跳到24人,伤者超过500。伊朗方面更惨,官方公布的伤亡数字触目惊心,585人死亡,1326人受伤。

战场瞬息万变,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大门紧闭,成了禁区;空中航线中断,海上通道也基本瘫痪。

想跑?只剩陆路几条羊肠小道还勉强开着口子。普通人的逃生之路,一下子变得异常狭窄而凶险。

面对这样的情况,世界上各国也开始纷纷准备撤侨,其中中国的速度令人惊艳,强大的祖国也是这些华侨的靠山,中国的撤侨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大巴的惊险突围战

当战火点燃,中国驻伊朗使馆的灯几乎彻夜未熄。外交部一声令下,紧急撤侨机制瞬间高速运转起来。目标明确,用最快的速度,把被困的同胞送到安全地带。

现实远比计划骨感,17日环球日报就曾报道,很多在伊朗的中国公民开始纷纷撤离,不过因为冲突的出现,所有的飞机都处于停飞的状态。

想要离开伊朗,只能通过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这些邻国口岸边境离开,就连路线上的加油站也出现了“限额”情况,有的中国公民表示平时两个小时的路程,现在需要5小时。

亲历撤离的同胞都胆战心惊,语气里仍带着心有余悸。甚至在亚美尼亚口岸也是大排长龙,其中不乏很多中国公民。

而中国的大使馆也陆续派出大巴车接送,确保这些在异乡的中国公民安全。而中国的大使馆这些机构他们是在保障同胞们先撤离之后,再准备撤离。

也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之下,中国撤侨的速度很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面对镜头,报出了一个关键数字,在各方协助下,已有791名中国公民成功自伊朗转移至安全地区。

这近八百人背后,是外交官们在前线的拼死协调,是穿越火线的惊心动魄。发言人还透露,另有1000多同胞,正在撤离途中。中国这辆撤侨大巴,在战火纷飞的中东,硬是闯出了一条生命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使馆大门紧锁

就在中国使馆人员为了撤侨跑断腿的时候,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和驻耶路撒冷、特拉维夫领事馆门前,挂起了醒目的闭馆通知,6月18日至20日,暂停一切对外服务,关门大吉!

美国国务院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当前中东地区安全局势紧张,并声称是依据以色列国土防卫司令部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闭馆通知里,对如何帮助滞留的美国公民离开战火之地,却语焉不详,只冷冰冰地强调,使馆目前无法撤离或直接协助美国公民离开以色列。

给美国公民的建议更是让人心头拔凉,所有美国政府雇员及其家属,继续就地避难。使馆甚至略带甩锅意味地提到,大使馆了解到,有第三方正在协助美国公民离开以色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关门大吉,自求多福的态度,引发了如潮质疑。要知道,历史上美国并非没有撤侨先例。2014年利比亚内战、2021年阿富汗喀布尔陷落,美国都曾关闭使馆并组织公民撤离。

为何这次在以色列却如此消极?有分析认为,美国这次似乎想在对以色列安全有信心和保护本国公民之间走钢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深层的原因,或许与特朗普政府正积极考虑介入冲突有关,据《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爆料,特朗普已批准了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计划,并希望通过武力威胁逼迫伊朗放弃核计划。

在这样的大棋局下,普通美国公民的安全撤离,似乎成了可以暂时搁置的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讽刺的是,就在美国使馆大门紧闭的同时,多个欧洲国家以及中国,都已在积极行动,组织本国公民撤离。连英国也悄悄撤走了驻以使领馆工作人员的家属。

直到6月18日稍晚些时候,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美国驻以色列大使才略显仓促地表示,正在为美国公民安排撤离航班和邮轮,使馆人员也已开始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这姗姗来迟的动作,对比早已奔驰在路上的中国大巴,显得格外刺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黑兰和特拉维夫上空的硝烟,至今未能散去。边境线上,逃亡者的脚步依然匆忙而沉重。6月19日,伊朗再次向以色列发射了新一轮导弹,仿佛在宣告这场危险的角力,远未到落幕时分。

冰冷的伤亡数字每天都在更新,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破碎的家庭。而各国在这场危机中的应对之道,如同棱镜般折射出不同的理念与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美国使馆降下星条旗、挂起闭门通知,将公民推向就地避难的未知风险时,中国的外交团队正争分夺秒,用大巴车轮碾过战区的坎坷,将791名同胞安全带离险境,并为后续千余人的撤离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火无情,映照出的是对生命截然不同的态度。炮声隆隆中,一面是紧闭的大门和含糊其辞的建议,一面是打通生路的车轮滚滚。

民众的选择与记忆,往往就深埋在这现实的对比之中。中东的棋局依然凶险,而普通人在战火中的生路,永远系于那扇是否愿意为他们打开的门。

主要信源

外交部:已有791名中国公民自伊朗转移至安全地区,还有1000余人正在转移撤离的途中——每经网
美国紧急关闭驻以色列大使馆,要求美国人“就地避难”——上观新闻部
美国撤侨——大江网2025-06-19
惊心动魄!在伊中国人战火中撤离:“真的死里逃生”——北晚在线2025-06-17
互袭持续!伊朗说首次动用了“泥石”导弹 否认请求与美谈判——新华网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