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安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各类消防安全宣传中
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的方法
几乎成为“金科玉律”
被无数人奉为火灾逃生的“万能钥匙”
然而
消防专家近年来不断呼吁:
过度“神化”湿毛巾可能误导公众
在真实火灾中
一块湿毛巾的作用十分有限
甚至可能因寻找湿毛巾
而延误最佳逃生时机
湿毛巾仅能过滤部分烟尘
对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几乎无效
在高温烟气中很快变干失去作用
寻找湿毛巾可能浪费30-60秒
宝贵的逃生时间
给人错误的安全感
导致低估真实危险
适用场景:湿毛巾仅适用于初期小火、距离安全出口极近的情况。面对猛烈火势、浓烟密布的环境,湿毛巾无法提供足够保护。
火灾导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火灾中的遇难者死于大火灼烧其实不然,据统计,火灾中80%的人都是被浓烟熏死,而非烧死的。
火场上的烟雾是什么?
火场的烟雾包含肉眼可见的烟尘颗粒物
也有大量不可见的有毒气体
常见的火场烟雾成分有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乙醛、甲苯、氨等
其中一氧化碳
被称为火场烟雾中的“头号杀手”
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04%-0.06%时
就可使人中毒
湿毛巾发挥的作用?
一是湿毛巾可以部分过滤或吸附火灾中产生的有毒物质。据测试,当含水量达到毛巾自身重量的3倍时,折叠8层,除烟率可达60%。折叠16层,除烟率可达到90%,但呼吸会有很大困难。
二是湿毛巾可以防止呼吸道和肺部烧灼伤。在高温环境中,我们身上的衣服可以在短时间内保护身体不受损害,但裸露的面部和不受保护的呼吸道则极易受到灼伤。湿毛巾的主要作用之一就在于降温,降低高温环境对身体裸露部分的危害。
三是湿毛巾有利于保持镇静。处在有毒有刺激性气体、烟尘的环境中,湿毛巾主要对付的是刺激性气体和烟尘,其实更大的作用是有利于让人保持镇静。如果有一条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烟量不浓、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起到镇定头脑和抵挡刺激性气味的作用,也能让人的呼吸频率更加平稳,可以有效地缩短逃生时间,提高逃生效率。
湿毛巾虽然能够发挥一些作用,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要澄清几个误区:
1、防止因寻找湿毛巾耽误逃生时间。逃生过程中,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在初起火灾环境中,使用湿毛巾是必要的,但要注意寻找毛巾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浪费了宝贵的逃生时间,即使有毛巾也于事无补了。
2、防止使用错误的逃生姿势。有些人说,火场中高温有毒的烟气由于温度高、密度小,大多集中在空间的上部,靠近地面的地方还有新鲜空气,因此火场逃生时应当匍匐前进。这种观点,前面的道理是对的,但匍匐前进就错了。试想一下,当你手拿湿毛巾捂住口鼻,如何匍匐前进呢?我们都不是特种兵,全副武装,仍然能够快速匍匐前进,显然是不现实的。火场逃生,争分夺秒,只要条件许可,能跑多快跑多快。高温、有毒的烟气,不会长时间停在空间上部,短时间内就会蔓延到整个空间。
3、湿毛巾并不是含水量越大、层数越多越好。理论上讲,毛巾的含水量越大、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但层数越多、含水量越大,透气阻力也会增大,会造成呼吸困难。

(动图来源于:湖南消防)
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一个标准:看烟!无烟或者轻烟先尝试跑,身边如果有湿毛巾,顺手拿上可以,但避免因找湿毛巾而耽误逃跑时间。看到黑烟或浓烟,不能硬冲,迅速跑到无烟通道或者有门有窗的房间固守待援,才是正确的选择。

身处火场
您的第一反应或许是
开门弯腰低姿逃生

但并不是所有火场环境
都适用
跑不跑,往哪跑
一旦选择错误
将会给我们带来致命威胁!
点击视频,来学习火场逃生知识

▌来源:中国消防、综合网络
▌编辑:温婷茹
▌校对:姚李颖
▌审核:杨文福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