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脉络梳理
7月2日:新京报曝光企业卸完煤制油的罐车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的运输乱象。主要涉事企业为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和汇福粮油集团。
7月6日:@中储粮集团官博作出回应,表示公司已经开展粮油运输工具污染风险专项大排查。
7月8日:另一家主要涉事企业汇福粮油也通过媒体作出回应,表示涉事车不是自己单位的油罐车,油没有任何质量问题。随后,中储粮旗下食用油品牌金鼎食用油也表示自家产品质量没有任何问题,支持去检测。随后道道全、西王食品、京粮控股几家企业也纷纷回应:不存在罐车运输油罐混用的行为。多家品牌的回应加剧舆论关注。
7月9日:国务院食安办官方表示成立联合调查组,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食用油罐车运输环节有关问题。同时,天津、廊坊、邢台等城市监管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纷纷回应对此事件的调查进展。
知名粮油企业鲁花集团和金龙鱼益海嘉里集团也发布声明,表示公司对食用油运输有严格监管,不会使用别家的油罐车。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持续引发舆论热议。
7月10日:金龙鱼方面针对自媒体报道中的货车轨迹一事作出回应。金龙鱼表示,该车曾在集团旗下武汉、陕西工厂卸货。从装车到卸车,形成了完整闭环,产品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企业充分履行了监管责任。
事件传播趋势
从传播趋势来看,7月2日媒体曝光相关问题,相关舆情开始传播,但并未引发舆论热议;7月8日开始,多家粮油品牌陆续作出回应,全网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7月9日,国务院食安办和相关城市监管部门官方表态,知名粮油企业鲁花集团和金龙鱼益海嘉里集团也发布声明,全网热度飙升至峰值,并延续至今日,全网出现多个热搜。截止7月10日13时,事件共传播135,128篇。

事件传播渠道
媒体渠道:微博是主要传播渠道,占比79%,其次是网媒、APP、微信、论坛、短视频直播渠道。

媒体观点
人民日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大于天,不容任何闪失。对于敷衍塞责渎职失职者,唯有严肃追责才能以儆效尤、廓清风气。对于目无法纪胆敢越法律红线者,唯有依法依规严惩不贷才能切实维护法律尊严、让食品安全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中新网:【食用油的“公开秘密”,得“上刑”】食品安全监管可不是打地鼠游戏,不能刚打下这个,一会儿那个又冒出来。这个事儿必须常抓不懈、方能久久为功。具体怎么抓?三点,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社会监督、提高惩戒力度。
荔枝新闻:底线和良知,不仅有赖于行业与个人的自觉遵循,更依托于强有力的监管。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底线,只有依托法律的力量,对胆敢逾越底线的人员严加惩处,形成震慑,才能切实维护“舌尖上的安全”,让食品安全环境符合人们的期待。
海报新闻:此次国务院食安办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食用油罐车运输乱象,无疑是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一次有力震慑。我们期待通过这次彻查能够找到问题根源,对违法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严惩,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同时,也希望食品生产上下游企业能够以此为警醒,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每日经济新闻:针对这一事件,鲁花集团、西王食品、金龙鱼等知名企业相继发声,强调自身的食品安全管控措施,而汇福粮油集团与中储粮则在等待官方调查的同时,表达了对事件的重视。然而,这些回应并未赢得公众的完全信任。毕竟,企业作为事件的直接参与者,自查自纠缺乏外部监督与验证,容易流于形式,难以触及问题根源,更难以让公众信服。
企业舆情表现
中储粮的回应并未能平息舆论,整体负面信息占比高达84%
针对中储粮的全网讨论声量在7月8日达到高峰,负面信息占比高达84%。负面舆论集中在罐车混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岂能如此“不讲究”?、“问题油”流向何方、以后再也不买、中储粮应承担更大责任等方向。目前,中储粮集团官方微博已开精选评论。
综合来看,“食用油”“罐车”“清洗”“油罐”“重金属”“血癌”“塑化剂”“中储粮集团”等成为舆论场核心关注热词。

汇福粮油向媒体回应“车是客户自己派的,我们会进行检查”
针对汇福粮油,负面信息传播最多高达92%,正面信息低至3%。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信息主要发布于微博、网媒、APP等平台,相关话题如#汇福粮油董事长身家72亿#相继出现,舆论于2024/07/09 11:00达到传播高峰。

舆情洞察
企业集体否认无法打消消费者疑虑,相关部门彻查给消费者一颗定心丸
油罐车事件从曝光开始至今,已传播近一周时间,集中微博、今日头条、微信、百度APP、搜狐新闻APP等媒体平台传播,舆论态势呈现一边倒倾向,网友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事件的严重性和对相关责任人的严惩上。而涉事品牌和发声品牌不痛不痒的回应,如“有没有质量问题”、“不存在罐车运输油罐混用的行为”等则加剧负面信息的传播,让网友舆论集中声讨企业对消费者不尊重,对人不尊重。同时起底了#汇福粮油董事长身家72亿#、“富得流油”等相关话题和热评,让涉事企业陷入更大的负面舆论漩涡。
此次国务院食安办的发声和联合调查等后续举措,将事件的全网声量推向顶峰,同时也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