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第55届巴黎航展已在法国巴黎布歇尔机场拉开帷幕,中航工业集团面向全球用户推出了“制胜套餐”。包括出口多国的“枭龙”系列战机、首战告捷的歼-10CE战机;“全球唯二”的歼-35A隐身战机,实力雄厚的空警-500预警机等,个个能打。最受关注的两款产品,莫过于歼-10C与歼-35A,这是我国未来拓展海外用户及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
从巴铁空战到巴黎航展:中国战机的实战背书与技术突破
2025年巴黎航展的聚光灯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推出的"制胜套餐"引发全球关注。这套包含歼-10CE、歼-35A、空警-500预警机等装备的体系化解决方案,其核心竞争力源自一场改变南亚地缘格局的空战——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在实战中击落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斗机,这一战绩直接让法国达索公司的明星产品口碑崩塌。

在这场关键空战中,歼-10CE展现了三大技术优势:其一,采用鸭翼布局和DSI进气道设计,配合低反射涂料,雷达反射面积比"阵风"小30%以上;其二,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00公里,比"阵风"的RBE2-AA雷达多出50公里;其三,配备的PL-15E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达145公里,远超"阵风"使用的"流星"导弹(120公里)。这种"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的能力,让巴基斯坦空军在超视距作战中占据绝对主动。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胜利并非单靠战机性能。巴基斯坦构建的"红旗9防空导弹+ZDK-03预警机+歼-10CE"体系,通过数据链实现"A锁B射C导"的协同作战模式——地面雷达锁定目标后,数据实时传输给预警机,再由预警机引导歼-10CE发射导弹,整个过程无需战机开启自身雷达,极大降低被敌方发现的概率。这种体系化作战思维,正是中国"制胜套餐"的核心价值。

巴黎航展上的中国"全栈式"解决方案:从战机到体系的降维打击
巴黎航展的中国展台堪称"空中作战体系博物馆"。除了歼-10CE,歼-35A隐身战机的首次境外亮相同样震撼全场。这款被专家称为"全球隐身性能第一"的五代机,采用气动与结构一体化设计,配合新型隐身材料,雷达反射面积仅为0.001平方米,比美国F-35A小一个数量级。其腹部主弹舱可携带6枚PL-15E导弹,在保持隐身的同时实现超视距饱和打击,这种设计理念直接对标美国F-22的"4+4"载弹方案,但载弹量多出50%。

作为体系的"大脑",空警-500预警机的亮相同样关键。这款采用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中型预警机,探测距离达470公里,可同时跟踪60-100个空中目标,并引导10架以上战机进行拦截。其配备的数字阵列雷达技术,通过轻量级收发器件替代传统模拟器件,不仅重量减少40%,抗干扰能力更是提升了3倍。在巴黎航展的模拟演示中,空警-500与歼-10CE的协同作战,可在200公里外构建起多层拦截网,让敌方战机在进入射程前就被锁定。

中国的"制胜套餐"还包含战术层面的创新。例如,歼-10CE模型在航展上展示了多联装挂架,可同时携带4枚PL-15E和2枚PL-10E导弹,形成"远中近"三层火力配置。这种模块化设计让用户可根据任务需求灵活调整挂载方案,既适合争夺制空权,也能执行对地精确打击。配套的"翼龙"无人机群则可执行侦察、电子干扰等任务,与有人战机形成互补。

价格优势与战略价值:中国军贸的差异化破局之路
在巴黎航展的军贸市场博弈中,中国"制胜套餐"展现出鲜明的性价比优势。歼-10CE的裸机报价仅4000万美元,仅为"阵风"(约2.4亿美元)的六分之一,且提供包括飞行员培训、零部件供应、技术升级在内的"全周期服务"。这种"硬件+软件"的打包方案,对于军费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极具吸引力。例如,哥伦比亚在评估后发现,采购24架歼-10CE的总预算,仅相当于购买8架"阵风"的费用。

更重要的是,中国军贸不附加政治条件的特点,让其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以巴基斯坦为例,中国不仅提供歼-10CE,还协助建立生产线和维护体系,使其具备持续战斗力生成能力。这种"授人以渔"的合作模式,与西方国家"卖完了事"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乌兹别克斯坦在对比中国"枭龙"Block3与韩国FA-50时发现,前者不仅价格低30%,还可接入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大幅提升作战效能。

对于中国而言,"制胜套餐"的推出还有更深层的战略考量。通过巴黎航展这个平台,中国航空工业向全球展示了从战斗机、预警机到无人机的全谱系研发能力,打破了美俄法欧的技术垄断。歼-35A的亮相,更是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同时拥有两款隐身战机的国家,这种技术实力的跃升,将对未来国际军贸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正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代表在巴黎航展上所说:"我们不仅提供装备,更提供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 巴黎航展的"中国时刻",本质上是中国航空工业数十年技术积累的集中爆发。从歼-10C在巴基斯坦的实战凯旋,到歼-35A在巴黎的惊艳首秀,中国正以体系化解决方案重塑全球军贸生态。

当法国"阵风"还在为挽回口碑而挣扎时,中国"制胜套餐"已用实战数据和技术创新,为国际客户提供了一个更可靠、更高效、更具性价比的选择。这种从装备输出到体系输出的转变,或许才是中国航空工业留给巴黎航展最深刻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