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被执行死刑,针头刺入前,他对母亲微笑:别担心!

风到腰弯
2025-06-19 18:31·河南·网易号优质内容创作者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躺在冰冷的行刑室床上,陈默面色平静。针头即将刺入他的手臂,他却转头对着玻璃窗外泣不成声的母亲微笑:"妈妈,没事的。"
母亲崩溃倒地,而这位曾经的贵州首席记者,用生命换来的那篇揭露官商勾结的调查报道,此刻正在全国引发轩然大波。行刑室外,数千民众高举"还记者清白"的标语,而他只想在生命最后一刻,让至亲的人少些痛苦。
01
陈默出生在贵州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从小就对文字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他的父亲是村里少有的读过高中的人,虽然家境贫寒,但父亲始终坚持给他买各种书籍。夜深人静时,他总是趴在煤油灯下贪婪地阅读,那微弱的灯光照亮了他通往未来的路。

"默儿,读书是为了明白这个世界的道理,将来你要做一个正直的人。"父亲的话深深烙印在陈默心中。
高考那年,陈默以全省前十的成绩考入了北京最顶尖的新闻学院。临行前,父亲攒了好久的钱给他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爸,等我毕业了,一定让您和妈过上好日子。"陈默满怀感激地说。然而他不知道,这是父亲给他的最后一件礼物。
大二那年冬天,父亲突发脑溢血离世,陈默赶回家时,只来得及见父亲最后一面。父亲的离去让这个家雪上加霜,母亲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从那以后,陈默发誓要用手中的笔,揭露社会的不公,让更多像父亲这样的普通人得到公平对待。
大学毕业后,他拒绝了首都多家媒体的高薪邀请,选择回到贵州,成为当地一家报社的记者。"妈,我想离您近一点,也想为咱们家乡做点事。"陈默对母亲说。母亲抚摸着他的头,眼中满是骄傲。
凭借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深入调查的能力,陈默很快成为报社的首席记者。他的调查报道《山区教育困境》引发全社会关注,促使当地政府增加了教育投入;他的系列报道《矿难背后》揭露了矿业安全管理漏洞,推动了安全法规的完善。
然而,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那篇《暗流:三角关系下的土地交易》。
报道的源头来自一个偶然。那天傍晚,陈默骑着电动车经过市郊一片荒地时,看到几位村民围在一起激烈争吵。出于职业敏感,他停下车询问情况。
"记者同志,你得帮帮我们啊!这块地是我们祖祖辈辈的口粮田,现在说要建工厂,补偿款却少得可怜!"一位老农民拉着他的手哭诉。
"那边山坡上的地也是一样,听说卖给开发商了,可我们只拿到了该给的补偿的一小部分。"另一位村民补充道。
陈默记下信息,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调查。他走访了数十位村民,翻阅大量土地交易文件,甚至冒险潜入了几次开发商的内部会议。渐渐地,一个由政府官员、房地产商和中间掮客组成的复杂利益网络浮出水面。
"小陈,这事太大了,牵扯到省里几个大领导,咱们还是算了吧。"报社社长看完他的初稿,脸色凝重地劝阻。
"社长,如果我们不报道,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怎么办?我父亲就是农民,我知道土地对他们意味着什么。"陈默坚持道。
社长叹了口气:"你先别发,我再考虑考虑。"
然而就在这期间,陈默发现自己被人跟踪了。夜深人静时,常有陌生车辆停在他住处附近;他的手机也出现了莫名其妙的信号干扰。
"默儿,最近有人打电话威胁我,说让你别管闲事,不然对你不利。"母亲忧心忡忡地告诉他。
陈默安慰母亲不要担心,但心里明白事态正在恶化。他决定加快行动,将所有证据整理好,准备投稿给省外的大型媒体。
就在报道即将发出的前一晚,他的公寓门被人强行撞开。三个蒙面男子冲进来,不由分说将他按倒在地。
"我警告过你别多管闲事!"为首的男子狠狠给了他一拳。
"你们不就是赵建国的人吗?告诉他,真相迟早会大白于天下!"陈默擦掉嘴角的血,毫不畏惧地说。
"嘴硬是吧?兄弟们,给他点颜色看看!"
接下来的半小时,陈默被拳打脚踢,最后昏倒在血泊中。等他醒来时,发现电脑和资料都不见了。但蒙面人不知道的是,陈默早已将所有证据备份在了云端。
第二天,陈默顶着满脸伤痕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他有三根肋骨骨折,但他拒绝了住院建议。
"妈,我没事,只是小伤。"他对赶来的母亲撒了谎。
"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得罪人了?"母亲紧握着他的手,眼中满是恐惧。
陈默笑了笑:"可能是小偷吧,别担心。"
离开医院后,他直接去了一家网吧,登录云盘,将所有证据发给了首都的一家知名媒体和几位信任的同行。他知道,一旦报道发出,自己将面临巨大风险,但他别无选择。
02
《暗流:三角关系下的土地交易》一经发布,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报道详细披露了以贵州省建设厅副厅长赵建国为首的官商勾结团伙,如何通过低价征地、高价转让,在短短三年内侵吞超过十亿元国家资金和农民利益的全过程。
报道发布当天,陈默就收到了匿名短信:"你完了。"
接下来的日子如他所料,事态迅速恶化。先是有人在网上发布他的个人信息,各种诋毁和攻击随之而来;然后是报社以"违反工作纪律,未经允许私自发布重大新闻"为由将他辞退;最后,他发现自己竟被列为"寻衅滋事"的嫌疑人。
"陈默,赵厅长愿意给你一条活路。只要你公开承认报道内容是捏造的,并道歉,这事就此揭过。"一位自称是赵建国代表的中年男子在一家咖啡馆找到了他。
陈默冷笑:"我的每一个字都有证据支持,请转告赵厅长,真相不会因为威胁而改变。"
"年轻人,不要太天真了。这个社会的规则不是你想的那样。"男子意味深长地说完,起身离开。
离开咖啡馆,陈默感到一阵心悸。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到底。他联系了几位曾经帮助过的律师朋友,准备应对可能的法律风险。
然而,他没想到等待他的不是正常的司法程序,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陷阱。
一个月后的傍晚,陈默刚走出一家小餐馆,就被几名便衣警察拦住。
"陈默,你涉嫌贩卖毒品,请跟我们走一趟。"为首的警察出示了证件。
"什么?这不可能!"陈默大惊失色。
不由分说,警察将他按倒在地,当众搜身,从他口袋里"发现"了一小包白色粉末。
"这不是我的!有人栽赃!"陈默大声喊道,但周围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路人,有人甚至开始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