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6月18日,昆明市安委办联合官渡区安委会在官渡古镇举办了一场“安全大课堂”——昆明市2025年“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昆明市2025年“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举办

在“安全+非遗”文化体验区,市民纷纷参与到传统的剪纸、漆扇、糖画等非遗制作中。非遗与安全知识巧妙融合,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糖画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市民群众,不同于传统糖画的花鸟鱼虫,糖画师傅的铜锅里熬煮着的是“安全密码”——用糖浆勾勒出的“平安”“安全帽”“禁止电动车上楼”等字样和图案。师傅一边做一边说:“希望大家吃着糖画就能记住安全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边的剪纸老师,正指导市民王女士用红纸剪出“安全出口”标识。剪纸作品完成后,王女士将其装入印有“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标语的木质相框。

漆扇体验区也围满了前来体验的市民,一把把印有“安全”字样的纸扇被染上五颜六色的颜料,引得围观群众连连夸赞。“原本以为这些非遗只是用来欣赏,没想到还能和安全知识结合起来,这种方式太生动了。”一位市民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套圈、射箭、保龄球、连连看等趣味游戏也被搬进了安全课堂。在保龄球游戏区,滚球击中的不是普通球瓶,而是标注着“高空坠物”“插座超负荷使用”等身边常见安全隐患的特制球瓶。套圈游戏区域的地上,有一个个“燃烧的火苗”,只要答对问题再套住火苗,参与的市民便可获得一份精美礼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奖竞答环节,舞台上的大屏幕显示了一幅幅暗藏玄机的生活场景图片。“这幅住房楼道图中有什么问题?”主持人话音刚落,人群中立刻有人举手:“电动车不能在楼道里充电!”“这里堆了太多纸箱了吧!”另一幅家庭场景图中,放大镜摆放在阳台的沙发上、多个电器共用一个插线板的隐患也被市民的“火眼金睛”识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装备展示区前,救援指挥车、无人机等应急救援先进适用装备整齐排列,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这台无人机能搭载热成像仪,可以快速定位被困人员,还能投放急救物资。”应急救援队员表示,“有了这些装备,我们应对突发事件更有信心了。”

昆明市安委办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活动融入了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游戏等互动体验,意在通过“安全+”的创新形式,让学习安全知识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倡导“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成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新风尚。

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