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社会保障审议会福祉部会福祉人才确保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就是否按计划于2026年度废除介护福祉士特例措施,听取了相关团体的意见。

根据日本《社会福祉士・介护福祉士法》的规定,在2016年度之前,只要毕业于介护福祉士养成设施(介护专门学校),即可无需参加国家考试而直接取得介护福祉士资格。
但是,为了提升介护福祉士的质量,日本于2017年对该法律进行修订。规定从2017年度起,取得介护福祉士资格必须通过国家考试。

在此期间,作为过渡措施,即使介护养成设施的毕业生未能通过考试,也可在五年内注册为介护福祉士。如若持续在护理现场工作,即可获得无期限的介护福祉士资格。
该特例最初仅适用于2021年度前的毕业生,后来延长至2026年度的毕业生。

根据社会福祉振兴・考试中心的统计数据,特例措施的适用人数在2017年度为110人,但自2020年度起以每年1000人左右推移,截至2024年度累计达到8033人。
日本介护福祉士养成设施机构协会的调查显示,截至2023年度的7年间,从介护养成设施毕业的8346名外国留学生中,毕业时通过国家考试的仅有3284人,其余的5000多人成为特例措施的适用对象。

此外,日本介护福祉士养成设施协会(介养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度,日本全国330所介护福祉士养成设施的招生名额总计为1.4万人,均出现下降趋势。入学人数约为7400人,录取率为53%。其中,留学生人数为3600人。

介护福祉士是具备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取得该资格需要通过国家考试。
即使未通过考试,只要毕业于养成设施,即可作为介护福祉士在护理现场工作的特例措施,对存在“语言障碍”的外国留学生而言,可谓是“救命稻草”。

一位8年前从尼泊尔来到日本的NABINA桑,她从培训学校毕业后,因国家考试不及格,目前以特例措施担任介护福祉士。
她说:“即使考试没通过,因为学习了两年护理,所以可以工作。护理的汉字非常多而且很难,即使非常努力学习也可能失败。今后不管有没有介护福祉士资格,我都想在日本一直从事护理工作。”

她工作能力得到介护设施老人和领导的高度认可。
公司领导表示,虽然通过考试很重要,但在介护领域,更重要的是培养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所需的人格和人际交往能力。
其实,外国留学生能不能拿到介护福祉士资格,这不仅关系到毕业后的工作,还与能否长期在日本生活有直接关系。

外国人取得介护福祉士资格后,可以申请“介护”在留资格。虽然在护理现场工作的外国人可选择“技能实习”“特定技能”等在留资格,但若选择“介护”在留资格,可以多次更新在留资格,实际上可长期在日本工作,而且还可以带家人一起在日本生活。
关于是否再次延长介护特例措施期限,厚生劳动省的专家委员会正在讨论特例措施的具体实施方式。目前,存在“对人才保障至关重要”和“会削弱国家资格价值”等不同看法。

日本介护福祉士养成设施协会于去年12月向厚生劳动省提交了建议书。由于当前的介护特例措施将于2026年度末到期,若措施一旦终止,“进入养成设施的学员将大幅减少,预计无法向护理机构输送人才”,因此要求将措施延长5年左右。
另一方面,日本介护福祉士会以“资格证书本身的价值和在现场奋斗的介护福祉士的自豪感将丧失”为由反对延长。
同时,担任养成设施校长的圣隶克里斯托弗大学野田由佳里教授(介护福祉士教育)指出,“既然设置了国家资格,如果允许特例,就会产生制度的矛盾和不公平”。她认为:“如果无法通过考试且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能,现场护理质量将不断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日本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虽然目前仍在实施介护特例措施,但护理现场的人手短缺问题仍在不断加剧。

厚生劳动省数据显示,全国护理人员人数在2023年度为212.6万人,较上一年度减少2.8万人。日本政府去年公布推算称,到2040年度所需护理人员人数为272万人,将出现57万人缺口。
对此,日本政府已决定于2027年度引进“育成就劳制度”,同时还将于,提高介护福祉士的合格率。
日本介护留学或者赴日从事介护工作,请扫码或直接添加松山学园的官方微信号:davidson705(孙浩)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