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呼和浩特6月18日电 (寇雅楠、实习生贾志红)近日,全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在莫尼山非遗小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保护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广大游客和市民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公众参与文物保护的自觉性,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游客发放了精心制作的宣传折页和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宣传折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呼和浩特市重要文物遗址、文物保护意义及公众参与方式等内容,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客展示宣传折页。主办方供图

同时,工作人员向游客发放并耐心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呼和浩特市长城保护条例》中与生活相关的条款,强调保护文物是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破坏文物将受法律制裁。许多游客表示,通过讲解,他们对文物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后将更自觉参与保护行动。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制度建设方面,托克托县、赛罕区分别与属地人民法院、检察院共同建立了司法保护合作机制,并签发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点段《司法保护令》,为文物的司法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在安全巡查方面,委托专业机构对全市长城本体实施全覆盖巡查,建立了信息资源库,并对长城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在消防安全方面,与消防部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动机制,有效提升了文物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此外,呼和浩特还对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补了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牌,并在长城重点地段增设警示牌,明确责任,推动全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