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至,城野铺绿
寻一片山水,觅一处花开
脚下是历史的路
耳畔是人文的风
被山野治愈的每一瞬间都值得回味


图源:家住富春山居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
一条超治愈的森系徒步路线,
人少景美,出片率100%,包你满意
陆建军 摄

绿荫环绕·有“氧”徒步路线
路线:黄公望村广场->白鹤街->公望茶径->公望两岸圆缘园->白鹤潭->黄公望纪念馆->千年诗会->庙山古埠->百竹园->路亭茶驿->小洞天->折返至黄公望纪念馆。

从黄公望村广场出发,缓步至白鹤街,入目皆是青瓦白墙的传统民居错落分布,沿街延展的公望书屋、公望女管家工作室、法治诚信长廊、文化礼堂等文化场所,恰似水墨丹青中灵动的笔触,将整条街晕染成一幅淡雅的江南画卷。
偶尔,几位村民坐在门口悠闲地聊天,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让人瞬间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质朴。置身公望书屋,22类共计五千余册藏书静候品阅。

△黄公望村美景 (章思航 摄)

△公望书屋 资料图

△白鹤街一角 (陈恒 摄)
沿着村道继续前行,不久便来到了公望茶径。一踏上这条小径,满眼都是翠绿的茶树,层层叠叠,宛如绿色的波浪。微风拂过,茶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春季村民在茶径采茶 资料图 (闻利华 摄)
步行15分钟,公望两岸圆缘园映入眼帘。这里融合了两岸的文化元素,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园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漫步园区,台式元素随处可见,独特的台式生活美学扑面而来,游客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台湾小吃糕点,如凤梨酥、酸枣糕、台湾菜等,感受两岸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白鹤潭。潭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周围树木环绕,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站在潭边,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让人忘却一切烦恼。


沿着“庙山古埠”方向前行,一路上绿荫环绕,宛如一条天然的绿色长廊,基本不会晒到太阳。步行约20分钟,便可到达“庙山古埠”。
在这里,一座巨大的古埠观音像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随后,途径百竹园、路亭茶驿等特色景点,最终到达小洞天。


小洞天是黄公望结庐创作之地,竹影婆娑、溪水潺潺,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千年,感受“夹竹萧萧竹万竿”的诗意。


△仆归富春山“富”氧徒步活动现场 (闻利华 摄)
南楼是黄公望和朋友们泼墨挥毫、诗画互酬的地方,也是他呕心沥血,经六七年之久,创作《富春山居图》的地方。站在这里,仿佛能看到当年黄公望挥毫泼墨的身影,感受到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参观完小洞天,就可以原路折返回黄公望纪念馆。复建的纪念馆设备全新升级,新增巨幅曲面投屏和沉浸式光影演绎,生动再现《富春山居图》的绝美景色。

馆内的互动电子打卡屏可以让你手绘创作属于自己的“富春山居图”,沉浸式了解黄公望的生平、欣赏他的画作。

△游客参观纪念馆
“这条精心打造的徒步路线,是专为景园村融合发展量身定制的。”东洲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自5月31日开放以来,已有上百余名游客前来体验,且收获了极为良好的反馈。
今年,黄公望村被列入2024年度人文乡村建设名单,该路线作为省级人文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巧妙串联起黄公望村旖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深度融合黄公望隐居地景区"画中游"的特色文旅资源,创新构建起"一步一景、景景生文"的沉浸式文旅空间。让游客在悠然漫步间,既能沉醉于秀丽景致,又能深刻体悟多元文化的和谐交融。

△仆归富春山“富”氧徒步活动 资料图
这条徒步路线全程大概6.5公里,预计用时3—4小时。建议大家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出发,提前做好防晒措施,穿上舒适的鞋子和衣服。
徒步结束,还可以去村里的农家乐品尝一下本地的特色美食。

这个周末,约上小伙伴
一起来东洲“徒”开心
资料 | 东洲微融媒体中心(孙哲洋)、富春山居集团、街道文旅线、黄公望村 摄影 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