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转载自:天津教育报

近日,天津科技大学新修订了《天津科技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其中最大的亮点是:非毕业年级本科生(大一、大二、大三)均可申请转专业,且每人可填报两个专业志愿。和以往相比,一名学生从之前的大学期间仅1次申请机会变为大学期间共6次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出不限制:申请转出不受绩点、排名、名额限制!

非毕业年级均可申请:大一、大二、大三同学都有机会!

双志愿填报:支持填报两个专业志愿,机会增加!

优先政策支持:退役复学、休学创业的学生优先考虑!

公开透明流程:从申请到公示全程规范,保障公平公正!

01

政策亮点:

申请转出不受绩点、排名、名额限制

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汤方霄介绍,新举措的核心目标是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等相关精神。

以往,一名天津科技大学的学生入校后想要转专业,需满足多种条件,如只有大一学生具备申请资格,只能填报一个专业志愿,文转理、文转工等都受到极大限制。天津科技大学此次改革力度堪称重磅。汤方霄介绍,总结起来核心亮点首先是转出不限制:

申请转出不受绩点、排名、名额限制; 非毕业年级均可申请,大一、大二、大三学生都有机会,一名学生从之前的大学期间仅1次申请机会变为大学期间共6次机会; 就是可双志愿填报:支持填报两个专业志愿,机会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公开透明流程,从申请到公示全程规范,保障公平公正。

拆除转出通道“门槛”的同时,转入的通道也相应“拓宽”。汤方霄介绍,转入后大家最关心的是会不会降级就读,如申请成功后,是否要从新专业大一开始学习。这方面此前各校要求不一致,天津科技大学最新的政策是只要学生修够了新专业60%的学分,即可不降级。这就为高年级跨学院、跨学科转专业学生解除了后顾之忧,因为学校实行自由选课制度,有计划转专业的学生可以提前修读意向专业的课程。同时,除艺术类、国际合作办学等专业外,其他专业即可不受专业方向限制申请转专业,文转理、文转工都可以,如日语专业可以申请转生物、化工等专业方向。当学生报名审核完毕后,相应学院会组织转入学生进行笔试(部分学院)、面试,在此基础上形成面试学生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并公示结果。

转专业流程

01

学生申请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线上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纸质材料。可填报两个专业志愿,第一、二志愿按顺序录取。

02

资格审核

学院将符合条件的学生材料转交转入学院,并对申请转入的学生进行审核,确定进入面试名单。

03

转入学院考核遴选

学院组织转入学生进行笔试(部分学院)、面试,在此基础上形成面试学生的综合成绩,予以公布。

04

形成拟接收名单

学校根据学院提交的学生综合成绩,统一进行专业志愿处理,形成各学院拟接收名单,公布并组织学生签订转专业确认书。

05

名单公示

学院将拟接收名单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并上报教务处。经学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确定转专业学生名单,在教务处网站进行公示。

02

政策影响:

倒逼学院提升办学质量和吸引力

新的转专业政策一经公布,就在天津科技大学校内引起广泛关注,学生们对此非常欢迎。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一学生何浩杰成绩班级第一,当初报考该专业是因为高中时对化学感兴趣。进入大学后,他渐渐发现专业学习和自己预想的并不一致。结合个人兴趣和未来就业考虑,他上学期就萌生了转到计算机专业的想法。

前不久新政策公布后,何浩杰仔细研究得出结论:门槛放低了,但竞争加剧了。

转专业的新政策对学院的办学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从历年转专业情况来看,电信学院是几个热门学院之一,转专业而来的学生都是其他专业的“精英”,之前学生的出口表现总体来看是不错的。如学院2024年毕业的29名转专业学生中,有12人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院校研究生,2人入职国家电网,7人入职中国能源、中国联通等知名企业。

能吸引其他专业学生过来,有效增强了学院师生的自信心。更多优秀学生的中途加入,也让本专业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强。当然,新政策也加剧了学院全体上下的“危机意识”,未来一定要持续提升办学质量和吸引力,把专业做精做强。

对于新政策的后续效果和预期局面,汤方霄分析,过去转专业的高门槛无形中对一些办学质量有待提升、专业竞争力不强的专业和学院起到了“保护”作用。进一步放宽转专业是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新一轮学科专业调整要求的微观响应。新政策下,曾经的“护栏”被拆掉,部分专业和学院会面临比较显著的学生流出压力,从而对相关专业的办学造成压力。

从今年开始,天津科技大学各学院和专业的办学进入了“市场竞争”模式,专业建设质量的高低、就业竞争力的强弱等将直面学生们的选择。办学质量好、就业竞争力强的专业和学院将迎来更优秀的生源和更多的资源投入,反之则要面临萎缩的现实。

整体而言,这一模式会推动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进入一个越来越贴近学生需求、符合市场需要的良性循环局面。可以说,新政策的最终效果是实现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的双赢。

如果“重新选择”,

你会选择转专业吗?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