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保障房政策频出,淘哥从中发现一个趋势:政府正进一步放宽保障房上车门槛,不断拓展民生保障的包容边界,让深圳的城市发展成果更全面、更公平惠及更多市民。

1、5月12日,宝安区住建局人才房配售通告,四房新增第六队列,本科学历+四人家庭(2个未成年子女)即可申请。

等于深圳人才房政策再次松绑,降低了四房申购门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6月12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安居型商品房配售通告,三房无障碍住房面向领军人才、四人及以上库内家庭配售。

之前无障碍住房都是优先面向有残疾人/满60周岁老年人的家庭配售,本次通告等于降低无障碍住房申请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深圳保障房松绑不是今年才发生的事情,而是最近2-3年的常态化趋势。

01.

深圳保障房科普

配售房政策出台

安居房/人才房等不再新建

先科普一下,深圳的保障房有“租房”、“住房”两个体系,我们在此只讨论“住房”。

深圳目前的保障住房有3种:安居房、人才房、共有产权房。

从产权看,安居房和人才房,10年后可取得完全产权上市流通,共有产权房只有50%产权,满5年可转让给符合申请条件的对象。

从定价看,人才房约为周边商品房6折,安居房和共有产权房约为周边商品房5折。

从申购条件看,人才房和共有产权房只要户口、学历、年龄、家庭人数符合特定条件即可申购;安居房则是轮候库中的家庭才能申请。

而未来,以上几种保障住房都将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5月28日发布的《深圳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未来,深圳的保障住房只有一种——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下简称配售房)。

划重点:目前的保障住房,安居房、人才房、共有产权房,卖完就不再新建了,以后想买保障住住房,只能买配售房。

配售房有三大特点:1、现房配售、符合特定条件即可申购(主要为深户+5年社保+无自有住房);2、封闭管理,不得上市交易,禁止变更为商品住房;3、签订买卖合同满三年后,可以转让给符合条件的对象,超过一年无人购买,主管部门按每年折旧1%回购。

划重点:封闭管理,这意味着,目前市场上的安居房和人才房,是能买到可取得完整产权保障房的最后机会。

搞清楚了深圳保障住房的类别,我们再接着看政策上的变化。

02.

从本科到大专到常态化配售

深圳人才房门槛越来越低

深圳目前的保障住房中,人才房配售最频繁、政策变动最多,有以下几个关键节点:

2022年11月,深圳第一批人才房,只有一个申购队列,主要申请条件为深户+本科+3年社保,单身需要满35周岁

2023年2月,第二批人才房增加第二队列,共同申请人可以是非深户,单身申购年龄放宽至满30周岁

2023年8月,深圳人才房申购条件大幅放宽:1、学历从本科降低到全日制专科;2、没有学历也没关系,满足以下条件也能申购:中专+高级技师、拿过世界级国家级竞赛奖项、市级以上技术能手、获得过政府表彰等;3、符合条件的3人家庭也可以申请3房(之前是4人及以上)。

等于基本拿掉了学历限制,大幅放宽了3房的人口限制。

直到2025年,深圳人才房历经多次松绑,迎来了终极宽松阶段:开始实行常态化销售

何为常态化销售?即集中选房2-3次结束后如有剩余房源,不再发布配售通告,也不再摇号,到现场可以直接认购选房,和卖商品房差不多

为什么深圳人才房申购条件一放再放?原因很简单:太难卖了。

2022年深圳首批人才房共约4422套房源,最终仅约1930套被选定,去化率仅约 43.65%。

2023年政策接连+大力松绑后,去化大幅回升,全年配售约1.5万套人才房,售出约1.4万套,整体去化率超90%。

2024年,深圳人才房又陷入滞销,全年推出约1.01万套,仅售出约4355套,整体去化率大幅下滑至约43%。

直至今年很多项目去化情况也不理想,所以政策一直放宽至新增第六队列+常态化销售。

纵观深圳人才房的配售历程,基本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去化难-政策放宽-效果不显著-政策大力松绑-去化回升-政策效果边际递减-再次放宽-直至几乎没有宽松空间。

03.

商品房也在一路松绑

预判:深圳肯定会取消限购

时间大概率是9月前

其实,深圳人才房不是孤立的运行体系,如果对深圳楼市足够了解,会发现人才房和商品房在政策趋势上保持了一致。

回顾深圳漫长的救市路,同样有几个关键节点:

2023年4月,取消二手房指导价。

2023年11月,二套首付降为4成,取消750万豪宅线。

2024年2月,松绑限购,深户不需要3年社保、非深户5改3。

2024年5月,再度松绑限购,除福田、南山、罗湖、宝安西乡+新安街道,其它各区划为非限购区。

2024年9月,深户买房无需社保、非深户核心区1年社保、取消限售、首套/二套首付分别降至15%、20%。

深圳商品房政策一松再松,和人才房是同样的原因:太难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深圳楼市在严厉的限购+限售+二手房指导价政策下,急转直下,到2023年1月,二手房月度成交不足2000套,和冰封无异。

此后,深圳在连续救市之下,成交量有所回升,但依然不温不火,直到去年9.29史诗级救市后 ,二手房成交连续3个月攀升,每月都超过了8000套,效果非常显著。

但从最新数据看,经历2025年小阳春后,深圳二手房成交又开始连续下降,进入政策效果边际递减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深圳商品房的救市历程,基本也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去化难-政策放宽-效果不显著-政策大力松绑-去化回升-政策效果边际递减。只和人才房差了一步:再次放宽、直至几乎没有宽松空间。

那么,深圳会取消楼市一切限制吗? 先看个最近刷屏的消息:广州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是一个旧闻,广州一年前就全部放开了楼市限制,为什么现在又大肆报道?因为又到需要救市的时候了

伴随国际形势的不明朗,四大一线城市楼市再次出现下跌趋势——5月份,北上广深新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7%、二手房价格同比下降2.7%,再加上去年9月的救市政策效力逐渐褪去,全国急需开启新一轮救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于这个大背景,淘哥的观点非常明确:深圳肯定会取消限购,时间大概率是9月前

04.

安居房前景猜想

放宽申购+政府回购

政府一直松绑商品房,是为了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适应市场变化,纳入更多适配性需求,维持楼市健康发展。政府 连续放宽人才房申购条件,表面看是去库存,背后实质是动态调整供需适配,避免资源浪费。

那么,安居房呢?

看一组数据:2024年到2025年4月,深圳合计配售约2.8万套安居房,售出约3895套,后续待配售安居房还有约1.5万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多安居房,如果不能适时卖出,其民生保障功能就无法充分发挥,有需求的市民也无法享受到民生保障福利,该何去何从?

淘哥认为,深圳安居房整体库存量较大,2025年又是新增供应大年,为了充分释放民生功能、惠及更多市民,今年很可能会出台适度宽松的政策,助力安居房去化

具体如何助力?同样都是保障性住房,参考人才房去库存解决方案,淘哥认为,安居房接下来有两个方向:

一是政策松绑。

安居房去化难,外界因素主要有两个:1、轮候库已于2023年8月1日关闭,新生购买力无法进入。2、轮候库中的家庭需求和一些产品存在错配。

淘哥之前了解到,深圳目前轮候库官方公布的选房家庭是18万,而深圳某在售安居房,首批产品成交数据显示,高达约38%的客户在轮候库中排名15万以后。

这说明很多早期进入轮候库里的家庭,购买意愿或者购买能力并不是很强。

为了让安居房价值得到真正体现,把机会留给需求真正适配的家庭,放宽安居房申购门槛,甚至打破安居房对户籍的限制,这种政策上的转变不是没有可能。

比如逐步放宽申购条件,纳入新市民、青年群体,或者允许非深户通过社保年限申请,扩大需求基础。

二是政府批量回购,也可能定向给到企业,大体量项目可能性更大

上周六(6月14日),福田住房和建设局发布的安居景贤阁人才房配售通告,就有一个最新变化:本批次住房选房结束后如有剩余房源,政府可以购买剩余房源作为租赁住房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政策或许也会延续到安居房,既能消化库存,又能避免公共资源浪费。不过假如真的政府批量回购,或者定向给到企业,更可能是针对大体量供应项目。

比如2760套的龙岗龙栖华府,2531套的白石塘站地铁上盖项目,3640套的南山前海山樾湾花园,合计约4000套的坪山昂鹅车辆段上盖项目等。

结语:

2019年8月18日发布的先行示范文件提出,“民生幸福标杆”是深圳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而住房问题则是深圳构建示范、标杆、民生幸福之城的重要一环。

近几年,包括人才房、安居房在内的大量保障房入市,就是为了缓解深圳住房自有率低、住房成本高的问题,尽可能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

从这个层面看,其实深圳人才房的政策变化与突破, 其深意远不止于盘活存量房源,更在于重塑城市归属感的根基——为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留在深圳打拼的年轻人,提供 低成本安家机会。

如果安居房也能延续人才房的政策方向,放宽申购条件、甚至打破户籍限制,那很多家庭在深圳安家会更加容易。到时候, 深圳就不再是外来打拼者的第二故乡,而是真的可以实现“来了就是深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