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逃学

文/七月

这是我童年的一段小插曲,每每想起来,仍忍俊不禁。它,就是我那羞于启齿的逃学经历。

我虽说是个女孩,但自小性格便与众不同,跟大多数女孩相比,胆子忒大,有时还显得“奇葩”可笑。就拿逃学这件事来说,其他女孩子或许偶尔会迟到或早退,但很少有人会选择逃学。而我,便是这“少数”中的一员,并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壮举”——小学三年级时,因贪玩未完成作业,害怕老师责罚,竟连续逃学数日。

我就读的那所小学,历史悠久,建于1905年,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学校虽不大,却独具山城特色。它坐落在县城最繁华的中山路上,隐匿于一条陡峭而狭窄的小巷之中。每天上学,必须攀爬一段长长的石梯才能到达校门。校门不过三米宽,每次放学时,学生们如潮水般涌出,拥挤不堪。学校四周被民居包围,清晨和傍晚,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煤烟味。校舍简陋,许多教室是土木结构的平房。最高的主教学楼,仅有一层半高,一半建在堡坎之上,另一半则是教师办公室,狭小拥挤。教室的窗户大多没有完整的玻璃,用木条随意修补,四季通风。最令人头疼的是学校的厕所,起初是半封闭半露天,后来干脆完全露天,用篾席围挡,每逢下雨,更是难以使用。尤为严重的是,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土木结构的教室已成危房,无法正常使用。学校不得不对危房进行维修改造,导致教室不足,实行“二部制”上学制度,即每个班级每天只读半天,轮换上课。

这样一来,上课时间大幅减少,空闲时间大大增加。我心花怒放,常常和小伙伴们爬树摸鱼、藏猫跳绳,从早玩到晚,将作业忘得一干二净。到了上学时间,才猛然想起作业一字未写,想到老师的严厉责罚,怎敢踏入校门!于是,我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瞒天过海这一“战术”——每天我准时出门上学,按时回家,实际上从未踏入校门。

我家居住的县委大院内有一片小山坡,有很多夹竹桃树。女孩应有的矜持,对唱歌跳舞的爱好,在我身上没有得到任何体现,却对这片小树林情有独钟。每天,我背着书包直奔小山坡,尽管身材矮小,却矫捷如猴,爬上那矮小强韧的夹竹桃树,轻而易举。我用脚踩住凸出的节疤,双手紧抱树干,迅速攀爬,身手敏捷,三两下便登上树梢。在树上,我抓着树枝,脚踩树丫,双手快速摇动,仿佛要将树枝摇断一般,树随风摇摆,我随之摇晃,那种感觉格外畅快。随后,我换了个姿势,坐在树丫上,斜倚其上,夏日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树枝随风轻摆。我像躺在吊床上,悠然自得,听远处知了的鸣叫,看阳光透过树缝洒下的斑驳光影,惬意无比,乐此不疲。这样的逍遥快活,早已将未做作业和逃学的烦恼、焦虑抛诸脑后。玩到放学时间,再装模作样地背着书包回家。那时的老师似乎没有如今这般尽职尽责,学生几天不来上学也不会及时家访询问原因。而父母整日忙碌,无暇顾及我的异常,甚至从未想过我会如此大胆地逃学。这让我得以逍遥数日。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最终,学校的教导主任(她与我们家是邻居)发现了我的秘密,告知了母亲,我的逃学秘密败露了。此时,我还不知道事情已经暴露,下午依旧故技重施,按时回家。刚走到六楼家门口,发现家门大开,心中顿时疑惑:“咦,今天母亲(父亲下乡常不在家)怎么这么早就回家了?”心中有鬼我自知,甚感忐忑不安,母亲从不这么早下班,难道逃学的事情东窗事发了?想到这,原本蹦蹦跳跳的我如泄了气的皮球,心里已经预感到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情景了。果然,一进门便看到母亲满脸怒容,手中握着一根竹棍。还没等我开口,母亲便不由分说地一把抓住我的手,操起竹棍狠狠地打在我的双脚上,不停地责问怒斥:“你小小年纪,女娃儿家家的,竟敢逃学,还撒谎演戏,这几天你野到哪里去了?”竹棍如雨点般落在我的手背和脚踝上,稚嫩的皮肤上留下一道道红红的伤痕。我边哭边断断续续地向母亲交代了这几天的行径,不断认错。打骂了一阵后,母亲或许累了,或许看到我身上的伤痕心疼了,终于停下了手中的竹棍。随后,一向重视文化的母亲,开始对我进行一番严厉又苦口婆心的教育,让我牢记古人的教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次皮肉之苦,让我铭记在心。

我的“逃学闹剧”引起了母亲对学校教学状况的关注,以及对我学习情况的担忧。她决定给我转学,于是拜托隔壁的邻居黄老师帮忙联系新学校。很快,我便转学到黄老师所在的学校,继续读四年级。

新学校位于县城的老城墙边,也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离我家很近,只需穿过我最喜欢的小树林,从县委大院后门出去,几分钟就能到达。黄老师带我到学校,交给了班主任陈老师。新班主任姓陈,与我之前的班主任同姓,也是位女老师。陈老师向我了解以前的教学进度,问我语文学到哪里了。我随意翻了翻课本,随便指了一页,说就是这里。其实,我压根不知道学到哪里了,只是为了掩饰逃学的事,便胡乱指了指。

从此,我在新学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不知是我的运气不好还是太好),读了一个学期后,新学校也开始修建教学楼,各班各年级实行轮流上课,与之前相比,过之而不及。之前每天读半天,现在两天才读半天,对于贪玩的我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玩耍了。然而,小学毕业在即,恰逢那一年小学升初中要进行考试,打破了以往直接升学的传统。母亲对此忧心忡忡,决定再次让我转回原来的学校学习。幸亏有邻居在学校任教的便利,转学事宜进展顺利。通过教导主任的关系,我很快回到了原来的学校,继续在原来的班级学习,只是班主任已经换了。

转来转去的上学经历,加上学校师资不足,代课老师频繁更换,如同走马灯般来来去去。但学校非常重视升学考试,为了应对首次的小升初统考,组织老师为我们补课。此外,老师们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应试方法,如凭经验猜测考试内容,数学方面猜测可能的题型,语文方面则估计可能的作文题目,并找来范文让我们死记硬背,想尽各种办法应对统考。

就这样,懵懂的我,在一番波折之后,在不知不觉中,宝贵的小学时光稀里糊涂地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就逝去了,待恍然大悟时童年已成过去式了。是时,我也并不为失去宝贵的时光感到后悔和自责。只因那时的我,从未真正对自己的未来和前程有过忧虑和憧憬。

现在回想起童年这段逃学的经历,也会自嘲,觉得自己这段少不更事的经历实在是荒诞可笑。如果我没有荒废那么多光阴,如果一直都很努力,会不会成为一个聪慧的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