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棋友们旅行城市:厦门篇

JW偶然间找我约饭让我有些意外,毕竟他从厦门千里迢迢来找我实属不易。仔细一问原来他们系统的全国围棋全运选拔比赛在这边举行,他难得出一趟厦门。他虽不是厦门人但是有的放矢地考到厦门。作为无限接近棋痴的他在交谈之中对厦门这座城市赞不绝口,一瞬间把我拉到了记忆中的那个厦门。

众所周知,要去一个陌生城市旅行想获得自己理想的地点规划和寻觅真诚的向导,就得求助于本地人。而作为“棋坛徐霞客”的忠实拥趸,到一个城市旅行必定是和围棋相伴,那么棋圈之内的棋友便成了不二的人选。我的路线开启于集美大学的一位棋友小Z。本意是下棋的我架不住小Z的热情邀请参观他们的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映入眼帘的就是红砖骑楼与玻璃幕墙,一旁南薰楼的飞檐刺破云雾,傍晚的光前桥上总有人停留,看晚霞逐渐把福东楼的钟面染成琥珀色是一种享受。不愧是华侨大力支持修建的学校,从建筑之中彰显出的气息与其他省份的学校大相径庭。伴随着图书馆古籍部的樟木香,小Z带我来到了他们棋社日常活动的地点,里面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奖状,日常训练的棋具和棋钟应有尽有。如果说一个大学有着非常完备的围棋设施,那么这所大学的文化气息一定非常浓郁,毕竟学者的江湖离不开青春的纹枰。

没有去听鼓浪屿的阵阵涛声,没有去看菽庄花园的九曲回廊,更不必说欣赏南普陀寺的飞檐与演武大桥的铺展。小Z拉着我就直奔岛内的第一家棋院——海峡棋社。该棋社位于市区的商场内,虽然规模并不大,但是不管什么时间去都能找到对手下棋。墙壁内贴着多张对阵表,控制打印机的电脑界面还显示着云蛇软件正在编排一场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和热情招待的棋友手谈完一局,感觉到日程较紧的小Z又拉着我去了她曾经教过棋的墨禅棋院与银城棋院。这三个棋院的名称无不彰显了当地的文化与历史特色,不过就不过多赘述了。这俩家棋院进进出出有很多学棋的小朋友,和之前那家纯粹是成人下棋的棋院有所不同。但是接触的地方多了就会了解到为爱发电的纯粹棋院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既有教学又有下棋的棋校才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热心的棋友又带我们来到了海沧的兴旺广场,在这里我们才感受到了真正的棋迷聚会。虽然只是面积并不大的房间,但是挤满了来下棋的棋友。座位坐不下就站着,一盘棋不够两个人下就四个人下联棋,甚至在棋具完全不够的情况下就靠在一旁围观。海沧的棋友讲起来他们的各项赛事都赞不绝口,包括厦门最大名鼎鼎的巡回赛,海沧角弈也赞助过巡回赛的队伍。里面的棋友自认热情程度排行全区第一,而有来自集美围棋之家的棋友也不甘示弱,强烈要求我们去他们的围棋之家观摩,竞争热情程度排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站自然选到了JW的HG系统。严肃而又庄重的HG系统,也承载了黑白的愿景。围棋在他们的系统内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每次全国系统的比赛他们必定斩获名次。意味着国门守护不仅是铁面执法,更需弈者的智慧与定力。而当暮色笼罩江面之时,总G大楼的灯光依然明亮,像棋盘上未落的最后一步,静待新时代的“神之一手”。

厦门的美,是徜徉在他们街道上呼吸着夹杂海风的新鲜空气的舒畅,是功夫茶的温润与海鲜排档的酣畅,更是黑白色交织着每位好客棋友的热情洋溢。每个人都能在街道的转角遇见那片海,永远温柔与自由。

如果还有棋友没有去过厦门,那就一定要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