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围绕房地产市场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业内专家表示,这向市场释放了政策将进一步加力的积极信号,对当前房地产市场预期产生积极影响。后续哪些政策可期?
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更大力度”支持
会议指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着眼长远,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申了这项部署。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房地产相关基础性制度包括土地制度、房地产金融制度、房地产税收制度、市场交易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多个方面。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这项任务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她以现房销售制度改革举例,“(现房销售)预计也将有序推进,不同城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渐进式推进,库存量大的地区或率先落地。”
会议还提出,要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摸底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是盘清市场存量的关键一步,将为存量的盘活利用、优化新增土地供应等奠定重要基础。”陈文静表示。
去年底以来各地持续推进收储存量闲置土地和收储存量商品房相关工作。根据中指监测,截至5月底,全国各地公示的拟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金额已超4300亿元,而实际发行的专项债仅为707亿元,占比16%。“对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针对性优化相关政策,也有利于收储工作更好、更快地推进。”她表示。
对于此次会议中“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新提法,陈文静认为,这向市场释放了政策进一步加力的积极信号,对当前市场预期将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会议也明确了政策“更大力度”发力的四个方向——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各地有望及时响应,加快相关政策的落地落实。
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也公布了2025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称,2025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5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5.9%,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4.3%、5.8%和2.6%。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5%和4.9%,降幅分别收窄0.4个和0.5个百分点。
5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7%、0.1%、6.6%和3.2%。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6.1%和6.9%,降幅分别收窄0.4个和0.5个百分点。


关注民生周刊视频号
来源 | 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青年报、人民网
编辑 | 姜玉函
责编 | 李雪
主编 | 崔靖芳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