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师不敢管学生”这个话题又火了,真不是小事儿,背后反映出的教育问题,咱们每个人都得好好琢磨琢磨。
就说前阵子桂林临桂区汇荣小学的事儿,一个六年级小男孩坠楼,看得人心惊肉跳,最后调查结果是,孩子没写完作业,假期出去玩还大半夜不回家,班主任找家长来学校一起管管,结果孩子看见家长来了,直接从窗户跳了下去。

这事儿还没完,教育局调查结果还没出来呢,网上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有人在抖音、视频号上各种带节奏,说老师从孩子一年级就开始辱骂他,还把自己家里说得和世外桃源似的,一点问题没有,完全把锅甩给学校和老师。
后来官方证实和学校、老师没关系,可那时候,老师已经被骂得狗血淋头,心里得多委屈啊!

家长举报老师这事儿,现在好像越来越普遍了,而且理由五花八门。
作业布置多了举报,少了也举报;对学生太温柔要举报,太严格也不行;回复家长消息晚了,那更是逃不过被举报。
老师被举报后,轻的写检讨、挨批评,重的罚款、停课甚至调岗。
深圳有个老师,本来特别负责任,就因为正常管理学生,被四个家长连着举报了37天,最后没办法,只能开启“佛系教学”模式。
上课就照本宣科念书本,作业能不布置就不布置,下班后直接失联,不看家长消息。结果呢,全班这门课的平均分直接暴跌15分,这可苦了班里其他想好好学习的孩子。

家长们也很矛盾,一方面抱怨老师不负责任,上课照着书本念,不管学生,作业留得少;另一方面,老师要是真严格管了,又有家长不乐意,直接举报。
这就好比站在跷跷板两端,老师怎么做都不对。以前,家长和老师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孩子好,老师严格要求,家长全力配合,还会叮嘱老师“孩子不听话,您就狠狠管”。
可现在呢,家校关系变得特别微妙,老师和家长仿佛站在了对立面。
再这么发展下去,教育环境真的让人担忧。老师为了不被举报,只能小心翼翼,不敢对学生提任何要求,那学生还能学到什么?教育可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要是老师不敢管,学生上课睡觉、讲话、吃东西都没人制止,作业爱做不做,这样的教育能成功吗?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现在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容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哪怕是正常的批评教育,在有些家长眼里都成了“伤害”孩子;另一方面,家校沟通渠道可能不太畅通,家长和老师缺乏有效的交流,一点小矛盾就容易被放大,最后演变成举报。
要解决这个问题,得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家长要调整心态,理解老师的工作,相信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多和老师沟通交流,而不是一有问题就举报;其次,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合理的举报机制,对于恶意举报,要及时澄清,保护老师的合法权益;同时,老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教育是一场接力赛,需要家长、老师和学校共同努力。
希望以后家长和老师能重新站在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别再让“一人举报全班遭殃”的事儿发生了。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