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产证写99%和1%,离婚真能按比例分?故事剧情让百万网友炸锅!

一、故事经过回顾:

北京某法院的一场离婚官司,让%份额。

王女士离婚时才发现,当年丈夫哄她签的"房产份额协议",竟成了她的"卖身契"。

甜蜜陷阱:

2018年两人婚后买房时,丈夫以"主贷人需要多占份额"为由,让王女士签下《房产共有协议》,约定丈夫占99%,妻子占1%。

王女士想着"反正都是夫妻共同财产",爽快签字。直到离婚分割财产时,她才发现协议背后藏着惊天杀机。

法庭激辩:

丈夫拿出协议要求按比例分割600万房产,王女士仅能分得6万元。

她当庭哭诉:"首付60万是我父母出的!房贷我也还了3年!"

而丈夫冷笑:"白纸黑字还想反悔?"

最终法院判决却让全网哗然——王女士竟分得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法官发现三个关键细节:

1. 首付款流水明确显示60万来自女方父母账户;

2. 女方保留着当初丈夫承诺"协议只是形式"的微信记录;

3. 男方隐瞒了婚后将房产抵押贷款120万的事实。

最终法院认定"协议显失公平",结合出资贡献、婚姻过错等因素,推翻纸面约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辰哥分析:

法律明确规定:没有协议在先的

1️⃣ 出资贡献优先:婚前个人出资、父母赠与需单独计算;

2️⃣ 还贷部分均分:婚后共同还贷增值部分,哪怕只占1%也能平分;

3️⃣ 过错惩罚机制:出轨、转移财产方可能少分20%-100%。

更可怕的是,若房产证登记为"按份共有",持有1%的一方甚至可能被强制拍卖房产!

浙江就曾发生丈夫1%份额致整套房被执行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辰哥忠告:

1、签字前做三件事:查购房款来源、保留沟通记录、公证真实意思;

2、加名要写共同共有:避免"按份共有"埋雷,特别警惕"象征性份额"陷阱;

3、父母出资留证据:转账备注"赠与子女个人",签订借款协议;

4、及时做财产公证:婚内财产协议需公证才有效,别信口头承诺。

血泪教训:

婚姻法从来不是爱情试金石,而是人性照妖镜!

那个哄你签1%份额的人,可能早就备好了离婚计算器。

转发提醒身边姐妹:房产证上每一个百分比,都是你未来人生的筹码!(真实案例改编,文中人物已脱敏处理)

▼今日推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