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名医名家 论道岐黄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解析是通过医者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记载了医者临床经验,并记述其探求疾病发生的内在机理,反映其辨证论治的过程,体现其在理、法、方、药等方面的思想。现分享国医大师王烈学术思想。

王烈
王烈,国医大师,吉林省中医药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全国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至七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吉林省劳模及优秀教师。 区域诊疗中心(中医)建设单位、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中医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专科中医儿科学术带头人。
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委员会儿科分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的顾问、名誉会长,全国中医药学会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及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顾问。
王老应用中医药防治儿童疾病近70年,尤其是擅长诊治儿童哮喘,创立了中医防治小儿哮喘病“三期分治”“哮喘苗期”“哮咳”理论和“闻声辨咳一指诊法”,运用“三个理论、五方、十四法、五种新药、六个制剂”进行诊治,擅治小儿肺系疾病,累计诊治患儿近百万人次,被誉为“小儿王”。其学术思想被纳入国家教材,首创“哮咳”病名被《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引用。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诊疗规范,作为适宜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等6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撰写婴童系列丛书18部,诊疗经验被收录于百余部著作中。

案例
司某,男,8岁。
初诊:2019年10月4日。
主诉:间断喘促1月余。
病史: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促,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给予药物治疗(具体用药用量不详)后,患儿病情好转,后时有反复。现症见:患儿咳嗽,喘促,饮食欠佳,寐欠安,二便尚可。
诊查:神清,面黄,唇红,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中医诊断:哮喘病(风痰阻络)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以祛风通络,化痰平喘。方药:全蝎2g,苏子20g,地龙15g,赤芍15g,侧柏叶15g,前胡15g,白鲜皮15g,白屈菜10g,麻黄6g。共4剂,水煎服,每日半剂,分3次温服。
二诊(2019年10月11日):患儿咳嗽减轻,仍喘,运动后尤甚。
方药:前方加白果6g,继服4剂,用法同前。
三诊(2019年10月18日):患儿不咳,不喘,一般状态好,转入缓解期治疗。

按语
王烈教授认为此患儿之喘病机为风痰阻络,肺气不通。急则治其标,故借地龙较强祛风之力,搭配同为动物药的全蝎,以期迅速祛风化痰,通络平喘;又借赤芍之活血化瘀之功,祛除患儿肺内之瘀阻;加以善行之白鲜皮,一则增强祛风通络之力,二则通痰瘀,使肺络通畅,患儿肺气得通;苏子强于降气止咳平喘,白屈菜偏于清肺止咳化痰,二药相伍,一清一降,共起清肺降气,化痰平喘之效;前胡一疏风热之气,二化肺内之痰,一疏一化,使痰热被除,肺气得通;同时麻黄入方,助肺气宣降,增强平喘之力;侧柏叶入肺经清肺热,化痰止咳。以上诸药配伍,共奏祛肺风、化肺痰、开肺瘀、清肺热、降肺气之功。二诊时患儿症状减轻,但运动后喘促加重,故王教授在前方基础上加入白果,与前方之麻黄相搭,一散一敛,使肺气开合有度,同时宣发肃降之功得复,使肺气上下通畅,既不过耗肺气又不使邪留肺,平喘与护气相合,最终保护患儿娇嫩之肺,一举两得,着实精妙。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科
初 审/姜旭阳
复 审/王 爽
终 审/郭家娟
医院地址
红旗院区:长春市工农大路1478号 0431-86178018
儿童诊疗中心: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185号 0431-81953838
妇产诊疗中心: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2号 0431-80568666
治未病(慢病管理中心)、针灸推拿中心:长春市工农大路工农南胡同177号
农安分院:农安县烧锅镇长白公路与东盛路交汇处 0431-81877999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白山医院: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长白山大街3052号 0439-5080906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解放路31号 0932-821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