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因鸣笛导致的悲剧。

6月15日,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熊某开车过程中因前方一辆正卸货的车辆挡道,因此持续鸣笛,引发旁边群众不满。多人上前围着轿车指责熊某,双方发生争执。熊某强行驾车驶离,结果致1名伤者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4名伤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熊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鸣笛会导致如此大的悲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双方都在不理性、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鸣笛产生的噪音无疑会激化负面情绪,加速情绪的失控。而鸣笛的熊某,因为自己鸣笛遭到指责,因此更加愤怒,导致他采取了错误的措施,酿成大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因鸣笛导致的悲剧这些年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譬如2018年,某司机在市中区区域突然鸣笛,导致晨练的大爷受到惊吓身亡;

再譬如一位出租车驾驶员开车时因前面的电动三轮车占道,于是鸣笛,不料三轮车驾驶员受到惊吓导致三轮车侧翻,车上一名乘客受伤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而在日常生活中,因为鸣笛导致的争吵甚至大打出手的事件就更多了,笔者前不久就亲身经历过,在小区地下车库停车,因为前面有辆车迟迟没停进去,所以我也被堵在过道上,结果后面车辆就不停按喇叭,我被这噪音弄得五心烦躁,忍不住就摇下窗户大声说道:别按了,前面有车。结果后面的车主却破口大骂起来,我差点就想下车和他理论一番,好在副驾的老婆及时制止了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乱按喇叭这事真的是特别容易激化矛盾,把小事变大。

其实法律明确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将受到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

但这条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执行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一是取证难,不像闯红绿灯那种有电子眼能抓拍到,而且喇叭声很难区分是哪辆车发出的,难以现场取证二是200元以下罚款,很多司机并不在乎。总结起来就是查得不严、罚得不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们很多人按喇叭可以说是非常随意的,前面车开得慢了按喇叭,前面有行人按喇叭,遇到有人加塞还会狂按喇叭......

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按喇叭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能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是愤怒,能提示提醒他人。但我们更要意识到,按喇叭在更多时候起到的作用犹如是火上江油,会激化矛盾,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恶化问题。

要想减少乱按喇叭这种不文明操作,一是相关部门应该把处罚的力度加大,譬如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扣驾驶证两分之类,才会形成震慑,当然更多的还是靠自觉,做到文明行驶,非必要紧急情况不按喇叭,对他人负责更对自己负责。譬如开头新闻中提到的熊某,明明这起事件开始是他有道理的,他正常行驶碰到别人占道卸货,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耐心等下,或者干脆报警都不会酿成后面的悲剧。

所以,还是那句话,珍爱生命,远离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