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高龄的杜特尔特,身体恐怕撑不了多久了。再不放他离开,海牙国际刑事法院(ICC)将有可能面临严重后果。
这几天,老杜的律师团队向ICC提交了一份紧急动议,称没有现实存在的风险可以证明对老杜进行审前拘留是合理的,并强调了老杜的高龄和健康状况,经不起长时间的羁押。更重要的是,自2022年卸任总统以来,杜特尔特本人早就失去了一国总统的权柄和影响力。

律师团队的核心切入点,就是要向ICC说明,老杜现在已经不是一国总统,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且身体状况不好。
他现在没有能力潜逃回菲律宾,更没有能力去“威胁证人”,影响审判的“公正性”,所以暂时释放老杜,让他在监狱外调养身体不存在风险。
而杜特尔特的身体状况,及其支持者们在ICC拘留所门口长期集会,似乎也让ICC意识到了,若是老杜真的死在了自己的拘留所里面,确实会对自身的声誉造成冲击,持续关押老杜是有风险的。

考虑到这一点,ICC现在不反对临时释放老杜。
但在审判老杜一事上,ICC是受益方。ICC希望能够通过将老杜送上审判席,并最终将其定罪,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声望,提升自己在国际司法体系中的地位,
所以,ICC还是对临时释放一事提出了前提条件,明确老杜不能返回菲律宾,必须待在同意接纳老杜的指定“合作国”。
ICC对外公开的文件隐去了“合作国”的具体信息,但考虑到距离等因素,这个国家大概率就是某个欧洲的《罗马公约》缔约国。而老杜方面也称,相关国家已经点头同意了老杜暂居本国。
可以看出,即便ICC最后批准了临时释放,老杜也无法完全恢复自由,只是相比海牙的拘留所,还是自由得多。

因此,为了能够顺利出狱,老杜对ICC承诺,不会进行任何公共交流活动,不会使用互联网或移动通讯设备,会避免在公开场合出现,尽量不与家人之外的人进行交流。
老杜在自己顺利当选达沃市市长的情况下作出这种表态,说明他已经接受了,自己以ICC的“嫌疑人”而不是达沃市市长的身份暂时出狱,以免节外生枝,算是再对ICC让了一步。
老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在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下,为今年9月下旬进行的确认指控听证会,以及后续可能的长时间庭审做准备,去与ICC打一场面对面的硬仗。
老杜早就说过,他不后悔发动“禁毒战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菲律宾,如果真的要因为此事而入狱,那么他接受自己的命运。

同时,自从老杜被关进海牙的拘留所后,菲国内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化,马科斯家族“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老杜被捕一事而失去了部分国内政治家族的支持,甚至引发了家族内部的分裂。
杜特尔特家族却通过大打“悲情牌”,成功在不久前的中期选举之中扭转了局势,针对老杜女儿、现任菲副总统莎拉的弹劾案,更是被菲参议院直接退回了众议院,基本解除了这场弹劾危机。
对于老杜来说,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只要自己站在了海牙的法庭上面,就有利于家族在国内进行政治斗争。
就算杜特尔特家族有能力包一架私人飞机,偷偷将老杜接回菲律宾,老杜本人也不会点头同意。
就在老杜有望临时出狱调整状态之际,杜特尔特家族也在菲律宾国内采取了行动。
莎拉对外表示,将来接老杜回国的人不是她,而是已经转投杜特尔特阵营的参议员、小马科斯的姐姐——伊梅·马科斯。
莎拉强调,是小马科斯把老杜送到了海牙,所以需要伊梅把老杜带回菲律宾。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只有马科斯家族将老杜救回来,才能够停止这场两大家族之间的内斗,算是将“营救老杜”的责任与道义负担巧妙地转嫁给了马科斯家族,玩了一手以退为进。

整体上看,杜特尔特暂时的“出狱”,是ICC在政治风险与司法目标间权衡后的妥协结果。
这位年迈的前总统以健康为由,承诺自我限制行动与言论,换取在“合作国”相对宽松的环境,为9月的关键听证会备战,看似是法律程序的让步实则暗流涌动。
老杜本人展现出的“接受命运”姿态,与其说是屈服,不如视为战略隐忍。
无论最终审判结果如何,老杜选择直面ICC法庭,让自己长期留在政治风暴眼之中,就已为家族在国内争取同情与支持赢得了重要舞台,算是在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为莎拉等不那么争气的后辈们,铺一条确保家族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