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参加养老保险是我们养老的最重要的依靠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的。有些人疑惑,参加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的回本时间,是不是养老金越高、回本时间越短呢?

养老金回本该如何考虑?

从养老金的构成来看,参加养老保险缴费钱数主要进入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部分是可以继承的。所以回本时间只需要考虑统筹账户部分。

统筹账户部分的回本,主要是通过基础养老金部分、每年增长养老金部分、丧葬费和抚恤金部分来综合考虑。由于丧葬费和抚恤金是去世后的待遇,说起来也不好听,也跟我们暂时无关,所以也就不考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础养老金计算,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1%。

根据目前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情况来看,假设社平工资是1万元,按照60%~300%基数缴费,对应的缴费基数是6000~3万元。仅仅考虑进入统筹账户部分,相应比例是12%。所以,每年缴纳钱数中进入统筹账户的钱数为8640元至43200元

(为什么只考虑灵活就业人员?其实单位职工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不存在亏本可能的)

基础养老金部分产生的待遇,占60%至300%缴费的情况下,如果对应缴费指数是0.6~3,每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2%的社平工资。假设社会平均工资不变,因此对应的回本时间是108个月至216个月

所以说,养老保险缴费的回本时间跟养老金高低没有关系,一些情况下甚至养老金越高,回本时间越长

养老金的回本时间与这三大因素相关。

第一,预期寿命。我们考虑的回本时间还是以个人领取为主的,因此会跟我们的预期寿命有直接关系。近年来,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在不断提高,2024年新生儿预期寿命达到了79岁,未来还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另外,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是有较大不同的,一般女性的预期寿命会更高一些。比如202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7.93岁的情况下,男性仅为75.37岁,女性则是80.88岁。

实际上,像我们已经达到退休的老年人,预期寿命加现有年龄会超过新生儿预期寿命的,毕竟年轻时还有一定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养老保险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个人收支平衡,是一种社会的综合制度保障。

第二,社平工资增长。过去几十年我国的社会平均工资快速增加,90年代的时候,人均工资水平也就是200元左右。而现在的城镇非私营单位社平工资已经超过了1万元。养老金计算都是跟社平工资挂钩的,社平工资越高,回本时间自然会越短。

如果我们2025年参保缴费,等着2040年退休,如果社平工资还能涨一倍的话,回本时间就只有54~108个月。

第三,养老金增长。2025年的退休养老金调整马上即将到来了,养老金增加了自然回本时间也会变短。从2005年开始,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经历了21连涨,有的老人养老金涨了三四倍。所以,回本时间也要远远刚刚退休时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按照60%档次参加养老保险,退休养老金回本时间最长也就只有108个月,结合社平工资、养老金增长,再考虑一下人均预期寿命,肯定是稳赚不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