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外媒报道称,中美伦敦谈判已经结束,知情人士透露称,美方此次负责谈判的代表,这次回国恐怕很难向特朗普交差了。就中美此次谈判,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在深入交流的两天时间里,中美谈判代表进行了很深入的交流。中方发言人用理性、专业、坦诚这三个词来总结此次谈判过程。二是双方已就落实日内瓦共识达成框架。然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总结这次谈判结果时,并没有用大量正面词汇来强调这次会谈的成果。所以外界分析认为,卢特尼克对本次谈判结果是比较失望的,又或者是他在担心接下来回国该怎么向特朗普交差。

此次中美谈判,美国共派出了3员得力干将,分别是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以及贸易代表格里尔。美国派出的都是精英,很显然这是想让中国在更多问题上做出让步。双方整整谈了两天,直至结束的第二天晚上依旧在谈判。不过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提前离场,据说是连夜乘坐飞机回美国参加更重要的会议。而贝森特走后,挑大梁的卢特尼克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了,他只想着尽快结束谈判。为什么说此次谈判结果,让卢特尼克很是头疼呢,以至于他无法向特朗普交差。

是因为特朗普最关心的问题,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中国并没有提及此事,那就是稀土问题。在谈判开始之前,美国媒体就报道称,本次谈判最大的重点就是要求中国大规模恢复稀土出口。言下之意,这才是本轮谈判的重点。但现在看来,中方并没有在稀土出口这一问题上做出让步。但对我国来说,本轮谈判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因为我们更看重的日内瓦框架的落实。5月份的时候,中美达成共识,日内瓦协议成功落地,双方同意互降115%的关税。

期间中方一直贯彻落实执行,但特朗普对此好像并不满意。特朗普在个人推特上发表消息称:“中国违反了该协议”。中方立即做出回应,斥责美国如此没有任何理由的污蔑行为,应当立即停止。从特朗普的表态来看,他对于日内瓦协议其实是不满意的,他希望的是中方能够在该问题上做出更多让步。这第二轮谈判后美国的态度也告诉我们要认清一个现实,关税战并没有结束,中美之间仍需更多的沟通,才能让贸易逐步回归到正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