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就有不少网友称,如果我们什么都依赖从美国进口的话,真到了美国断供那一天,我们还拿什么和美国博弈?这次要说的是氦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氦气我们更多的是依赖进口。当然很多人不解,在宇宙里氦气多得很,但在地球上,这玩意儿还真是个稀罕物。氦气这玩意儿比稀土还金贵,就目前来说,全球已探明的氦气量加起来也只有519亿立方米而已,而且分布非常不均衡。分布最多的是美国,光美国一国就占据了236亿立方米,差不多是全球已探明的氦气总储量的40%,所以美国还有个别称,叫“氦老大”。那么我国的氦气储量有多少呢?据悉,我国现已探明的氦气储量约有12亿立方米,只占总储量的2%。虽然我国的鄂尔多斯、塔里木这些地方发现了有储存氦气的地层,但氦气浓度很低,只有不到0.1%,根本没有大量开采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尴尬的是,我国氦气储量不高,但却是氦气消费大国,每年吃掉的氦气量超过2000万立方米,这么一看,我国的氦气储量还真不够塞牙缝的。所以为了满足需要,只能从国外进口大量氦气。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我们说氦气大量进口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我们身上一样。对这种与生俱来的资源优势,不是靠后天努力就能弥补的,这一点美国算是躺赢在起跑线上。很多人会说,氦气有什么用途,不就是吹气球时的保护气体嘛!大错特错!在现代科技领域中,氦气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且根本找不到能够代替它的东西。就拿医疗器械来说吧,高大上的核磁共振仪(MRI)可是诊断癌症、脑部疾病等重病的利器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辅助检查的一起,核心依靠的是磁体,它得靠着液氦泡在零下269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里才能维持“超导”状态,否则就没法正常干活。一台高端MRI,开停机启动和日常维护,需要消耗掉几千升的液氦!全球每年光是维护这些医疗“神器”,消耗掉的液氦就能汇聚成河流。要是没有这玩意儿,全国成千上万的核磁共振机都没法正常工作。这对很多病人和医生来说,恐怕都是噩耗。不仅如此,高端科技产业涉及到的半导体,也离不开氦气。光刻、蚀刻这些核心工序,需要用到氦气去冷却这些核心部件。此外在我国的航天领域,氦气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火箭飞上天,需要氦气给燃料增压,空间站里,需要氦气给一些精密仪器降温。所以氦气这玩意儿在国家安全和科技自立上的分量有多重,不用多说大家也都能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稀土是工业的万能土壤,那氦气就是科技领域的“黄金气体”,现代科技的“隐形脊梁”。那如此重要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就得一直等着被别人卡脖子呢?当然不会,我国科学家们早就意识到依赖进口的缺陷,所以中国科学院研制出了“钴基量子磁性制冷材料”。这东西属于颠覆传统的路线,目标是彻底跟液氦“脱钩”!它能在接近绝对零度(-253℃)的超低温下实现“无氦超导”。虽然听上去觉得很不可思议,但就目前实验数据表明,它至少能替代掉70%以上核磁共振设备现在用的液氦!不得不说,这技术实在是太牛了。虽然我们没能有美国那样的先天优势,但后天的努力我们真的做到了弥补不足。虽然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但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了,未来我们做超导低温,根本不用愁没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