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一个朋友家串门,进屋就见她家女儿正对着三角支架上的手机录像,跳着当下最火的一组舞蹈动作。小姑娘也不害羞,当我们的面比划了挺长时间,最后终于满意收官。

“她说她以后要当网红,这不天天排练着呢!” 朋友苦笑着对我说,“要不你帮我劝劝,怎么打消她这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短视频泛滥的时代,连我们楼下小卖部老板家的两三岁的儿子,都能随口蹦出几句网络热梗。而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听到一些稚嫩的童声说出“我要当网红”宣言。

当孩子表达出要当网红的想法时,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先别急着驳斥,要读懂孩子内心“潜台词”

记得过年家庭聚会的时候,我表姐家才上初二的侄子,就突然在家人面前宣布,说他不想上学,要去当一个游戏主播。当时在的一桌子亲戚都惊呆了,表姐夫气得直接摔了筷子。

我让表姐静心跟孩子聊一聊。后来母子果真俩聊了俩小时,最后得知,孩子在校学习一般,也没啥朋友,偶尔被同学嘲笑是个“书呆子”。

就这样一个在众人面前毫不起眼的孩子,却在游戏中收获了第一批粉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大家听说过没,心理学中有个“镜像自我”的概念,指个体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来形成自我认知的过程。

如果孩子在实现中“存在感”缺失,那么来自虚拟世界的认可和赞美,会成为他们无法拒绝的补偿!

儿童发展专家提醒我们,孩子说“想当网红”时,可能是在寻找一种快速获得关注与认可的方式。而这背后,隐藏着孩子对自我价值感的困惑和探索。

所以当孩子表达“想当网红”的意愿时,我们不该直接驳斥,而是要先了解孩子的动机。他究竟是出于对表现自我的渴望,还是只是追求名利与虚荣心的满足?

去掉滤镜,带孩子看看真实的网红世界

我认识某平台上一个小有名气的美食主播,她曾说过:“你们只看到我每天面对满桌子美食,吃到餍足的样子,却不知道我为保持身材,每天要催吐多少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让我想起,去年某平台当红主播,连续直播36小时后心脏骤停的事件;还有某位网络红人,曾在纪录片中表示,自己已连续三年没在凌晨两点前睡过觉;

更不用说那些被迫高强度营业,沦为挣钱机器的小童模,以及那些被公司逼着整容的女网红……

这些真实的案例,应当呈现到我们孩子的面前,告诉他们这行业的最真实一面,残酷远超想象!

我们当中大多数人,只看见网红们表面光鲜亮丽、挣钱又轻松,却很少能体察他们背后付出的艰辛,比如长时间工作、高强度社交互动,以及面对网络暴力的风险等。

最好的“防沉迷”教育,就是让孩子认清现实,告诉他:被看见≠被认可,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从来都不是点赞数,而是他身上无可代替的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帮孩子发现“网红”之外的星光

自上次长聊之后,我表姐对侄子的态度改变了许多。她终于意识到,读书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现在她已经不再逼着孩子埋头读书,还去给他报了一个编程学习班。

没想到孩子对这门课十分感兴趣,不仅主动学习钻研,上月全国信息大赛还获得了不错的名次!如今孩子对游戏已然没有执念,他说:“光玩游戏有啥意思,我想要成为设计游戏的那个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体。”而我们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轨道。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在这之前,我们先得教会孩子如何辨认网络信息的真假,不要盲目跟风。试试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孩子自行思考,比如:

“你觉得这个网红为什么突然这么火?”

“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让孩子保持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价值观,并确保在网络洪流的冲击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孩子真心喜欢,不如引导他正面奔赴

我家孩子知晓我每天在电脑前工作(是一名天天码字的牛马),但他对于我名下账号拥有“很多粉丝”这件事,表示十分羡慕。

对于孩子的热衷和向往,我从不吝啬对他的鼓励:“那你喜欢我这样的工作吗?如果你从现在开始练习自己的语感和文笔,以后会做得比我更好!”

或受此感染,我家那小子一直都很喜欢阅读,作文也从不让我费心。说不上出色,只是我觉得,既然孩子喜欢,那咱何必去当那“砍树人”,顺势引导,让他的热爱自由生长岂不更好?

我很认同教育家杜威的观点:“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如果你家孩子真有创作天赋,对自媒体生活充满向往,那么以梦想为舟,也不见得是坏事。

不如教他把“网红梦”变成项目制学习先写脚本练写作,再学剪辑练审美,学会分析数据练逻辑思维……这样的“网红养成记”,难道不是最好的素质教育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莞妈说

从我朋友家离开前,她再次拽着我:“那我要怎么回我女儿?”

我说:“你就说‘宝贝,当网红可要会好多本领呢,妈妈陪你慢慢学’。”

孩子的梦想就像放风筝,我们既要托举他飞起来,又要握紧手中那根线。在如今这个全民网红的时代,我们与其焦虑地堵,不如智慧地疏,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