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闪靓“背包客”
用“快闪”模式
将党的创新理论
送到车间码头、社区商场

闪靓“背包客”理论宣讲
“车轮上的守护者”
聚焦集卡司机群体
强化货运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环境

“礼序共行”少年行
通过组建学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
以定制73路公交为载体
探索浸润青少年文明育人路径
在北仑这篇沃土上
一批批
“有温度”“有特色”“可持续”的
文明实践品牌如春花绽放
为“双一流双示范”建设
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视觉北仑 索向鲁
近年来,北仑区坚持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品牌化、惠民化开展,形成了“阵地全覆盖、活动接地气、服务暖人心”的文明实践新格局。
今年4月,仑传客户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来自全区的50余名老年文明实践服务队伍代表率先“入驻”,为港城文明注入“银龄力量”。

为港城文明注入“银龄力量”
作为全区统一的文明实践服务信息平台和工作载体,该线上平台可为全区文明实践服务队伍和个人提供场馆预约、需求发布、活动报名等服务。
“此次上线的线上平台是对全区文明实践阵地的有力补充,构建起了‘线上+线下’的双轨实践网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北仑区通过统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职工书屋、城市驿站等公共空间资源,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已建成区级实践中心1个、街道实践所11个、村社实践站202个,并延伸设立校园驿站、物流园区服务站等特色阵地31个,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北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要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关键在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品牌项目。
今年5月,北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焕新启航,除了在空间功能上进行改造升级,还发布了,全区形成了以“港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为统领的项目品牌网络。
“跳出舒适圈,给自己定一个阅读20本书的小目标。”“有了目标,只管去做就好。”……
这是领读人陈利娟在一次阅读推广后收到的微信留言。每个月她都会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定期举办活动,而这每一条留言就是陈利娟举办读书会的意义。

家门口的读书会
阅读活动推出后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从不爱看纸质书,到床头总是放着4、5本书,每个人的变化都是城市文明的缩影。
目前,陈利娟主理的潮甬领读·同心领读读书会已有230名成员,几乎每周都会举办一期读书会,内容涵盖各个领域,辐射辖区内外职工两千余人次。
如果说特色鲜明的品牌项目是激活文明实践的“源头活水”,那么以多方合力为翼的文明实践服务便是延伸群众关怀的 “温情纽带”。
在日前的一场篮球比赛中,十余名文明实践观赛团的小朋友来到现场观赛。
他们手持文明宣传标语,以投入的态度和文明的举止,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良好风貌。

文明实践观赛团的小朋友
观赛过程中,观赛团的小朋友们不仅见证了篮球运动的魅力,更深刻体会到了文明观赛对于营造和谐赛场氛围的重要性。
他们成功地将文明观赛的理念带到日常生活中,成为文明观赛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这两年,除了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各单位组织机构举办文明实践活动,越来越多的群众也加入到文明实践的队伍中来。
他们或组建“60+先锋”文明实践服务队伍,在社区开展文明劝导、邻里互助等活动;或成立校家社“共育联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课业辅导;或组成“红蚂蚁”志愿服务团队,帮助集卡司机解决身边难事……
这些生动实践构成了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文明实践周末行
近年来,北仑区借助阵地和特色品牌活动,以多元形式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引导不同年龄段的群众选择适合的项目活动,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文明实践成为群众生活的一部分。
来源丨记者 叶玉娇 通讯员 蔡森盛、区文明办
一审丨支倩君
二审丨沈焰焰
三审丨张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