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制片人、导演、编剧 尤小刚
《综艺报》:今年上半年,剧集行业有哪些新变化?
尤小刚:在传播技术和传播渠道越来越先进、越来越臻于成熟的背景下,视听叙事正在经历调整和变革。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以微短剧为代表的叙事模式转型,这标志着传统40分钟/集的章回体模式,难以适应蓬勃发展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观众已经习惯在移动状态下、在碎片时间内,选择自己关心和需要的视听内容。因此,业界应该关注微短视频的发展,关注微短视频叙事的自我调整和规范。
《综艺报》:具体而言,微短剧行业有哪些调整?
尤小刚:长剧短剧化后,表现方式更加灵活。同时,微短剧的题材选择也愈加灵活宽泛。这些变化可以通过微短剧备案公示得到印证。微短剧精品化趋势同样显著。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和中宣部文艺局等部门,出台一系列管理措施,为微短剧精品化提供有力的引导和保障。上半年,一批有内容、有内涵、有文化底蕴的微短剧作品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行业创作者坚持正确导向,不断探索剧集全新表现形式。今年,在广电总局支持下,我也想尝试以10分钟一集的篇幅,进行重大革命题材剧集创作。我希望通过这部名为《风景这边独好》的作品,验证微短剧承载重大题材的能力。
《综艺报》:目前剧集行业面临哪些挑战?
尤小刚:目前,行业仍存在微短剧制作方收益占比过低,分账体系透明度不够,部分影视从业者对新模式适应不足等问题。相信随着有关部门持续出台相应政策、加强产业监管,在行业共同努力下,通过建立协同播出渠道、厘清分账机制、建立良性评价体系等措施,行业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综艺报》:内容创作呈现哪些趋势?
尤小刚:剧集行业已经呈现内容创作精品化趋势。如何提升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摆脱“梗概式”“爽点式”创作套路,是以微短剧创作者为代表的行业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上半年播出的热门微短剧《家里家外》,成功实现微短剧故事情节从人为反转到简洁有效叙事的突破,为创作者带来参考。
题材方面,各大平台公布的片单显示,主流创作机构正在持续开展精品化转型,现实题材将持续发力,大IP改编项目增多。
业界要高度关注如何让产业链各环节进入良性循环,构建适应多平台播出的内容形态,建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创作节奏,推动视听产品升级换代,助力电视剧行业向好发展。
特别策划|潜精研思多元创新2025剧集市场年中调查
多元创新 2025剧集市场年中调查
对话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制片人、导演、编剧尤小刚:微短剧产业持续迭代剧集制作业面临挑战
对话北京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中心主任、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礼庆:“算法时代”创作者的应对之策
对话华策集团总裁傅斌星:剧集市场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与分众
对话耀客传媒副总裁孙昊:五大趋势反映新需求
2025年1—5月电视剧市场分析
合力共赢 2025年1—5月剧集市场网络传播格局解析
长短共生 类型融合 2025下半年剧集市场前瞻
2025年下半年值得关注的剧集
央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爱优腾下半年待播剧
制作公司下半年完成剧、开机剧、待播剧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