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1 日,武汉某高校食堂凭借一手 “烧鸭平替烧鹅” 的神操作,成功把自己送上抖音热搜 C 位。事情的导火索,是某位勇士学生在社交平台激情开麦,吐槽食堂拿烧鸭饭 “狸猫换太子” 冒充烧鹅饭。好家伙,这消息一传出,学校里瞬间响起 “还我烧鹅” 的集体呐喊,食堂求生欲爆棚,火速贴出 “友情提醒”,试图用 “烧鹅饭是广东俗称,实则用烧鸭制作” 的解释蒙混过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评论区直接炸开了锅,有同学翻出食堂消费记录吐槽:“怪不得每次吃烧鹅饭都觉得肉柴,敢情我吃的是‘冒牌货’!” 还有人调侃食堂这波操作堪称 “美食界的悬疑片”,烧鸭在广东人眼里,怕是连夜买站票逃跑的节奏。这张 “友情提示” 一经曝光,外省网友秒变 “吃瓜课代表”,疯狂 @广东网友在线答疑,评论区直接变成 “烧鹅鉴定大会”,各路 “烧鹅” 照片纷至沓来,就差让广东网友来个 “舌尖上的盲盒挑战”。但广东人笑而不语 —— 毕竟在美食界,烧鹅和烧鸭就像双胞胎里的显眼包,看着相似,味道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广东老饕们那舌尖上的 “DNA”,比精密仪器还灵,瞥一眼、咬一口,立马就能喊出 “你这烧鹅不对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烧鹅,那可是广东美食界的 “顶流明星”。为了让烧鹅皮脆肉嫩,广东师傅们简直是 “厨界科学家”,从选鹅就开始卷 —— 必须是肉质紧实的黑棕鹅,经过吹气分离皮肉、涂抹秘制酱料、高温淋油等十八般武艺,金红酥脆的鹅皮,咬下去 “咔嚓” 一声,仿佛在奏响美食交响乐;肥嫩多汁的鹅肉裹着醇香卤汁,一口下去直接香迷糊。广东人对烧鹅爱得有多深沉?数据说话 —— 每年近两亿只鹅在广东 “贡献” 美味,广府地区更是流传着 “无鹅不成宴” 的江湖传说。海外的广东华侨也没闲着,带着烧鹅 “开疆拓土”,从唐人街的小馆子到米其林餐厅,把这道美食变成了游子们跨越山海也要回味的 “家乡味”。据说有些海外华人办婚礼,特意空运广东烧鹅,只为一口地道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人平时主打一个佛系,穿得随意、不追面子,但在 “吃” 这件事上,直接开启 “雷达监测” 模式。这次食堂 “指鸭为鹅”,还想甩锅给广东,广东的烧腊店主坐不住了,媒体也火速跟进,网友们更是集体化身 “美食打假队”。有位广州老字号店主在线科普:“烧鹅的卤汁配方都是传家宝级别的,得用十几种香料慢熬三天三夜,烧鸭哪有这排面!” 有人犀利吐槽:“这怕不是当代版‘挂羊头卖狗肉’?在广东,烧腊店要是敢说烧鹅是鸭,估计刚开业就得连夜卷铺盖跑路,毕竟广东人的味蕾可容不得半点糊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广东网友开启 “幽默科普” 模式:“在广东,菠萝包没菠萝,老婆饼没老婆,煲仔饭没‘仔’,龟苓膏没龟,撒尿牛丸没‘尿’,但烧鹅饭里绝对是如假包换的烧鹅!这就好比你说奶茶里没奶,火锅里没辣,广东人第一个不同意!” 还有人在线算账:“烧鸭 20 块一斤,烧鹅 50 块一斤,这差价堪比自行车和跑车,拿烧鸭当烧鹅,跟用番薯冒充人参有啥区别?” 甚至有网友翻出历史,说烧鹅在明朝就是宫廷御膳,这身份地位,烧鸭根本没法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风波让人忍不住想起 5 月底的热搜 —— 汪教授一句 “广东人用开水烫碗令人恶心” 引发热议,如今武汉高校食堂又来 “整活”。广东饮食文化这是自带热搜体质?不过广东人也很豁达:“你可以不爱吃,但请尊重!毕竟在广东,美食就是信仰,容不得半点‘狸猫换太子’!” 说不定哪天,广东人会组团去武汉,现场教学烧鹅的正确打开方式,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 “舌尖上的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