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网消息,当地时间6月9日至10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与美方在英国伦敦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全球关注,毕竟中美经贸关系对世界经济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在这次会议中,中方从始至终展现出强大的掌控力,使得美国方面有些招架不住,特朗普更是不甘心处于被动,派出自己的密友加入谈判,试图扭转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朗普(资料图)

先来说说这次谈判的背景。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就频繁挥舞“关税大棒”,不仅对全球众多国家加征关税,扰乱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更是将矛头重点指向中国,不断升级贸易摩擦 。美国的这种做法,使得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据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因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比此前预期减少3个百分点,若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全球货物贸易量最高将下降1.5%。

在谈判过程中,中方全程掌握主动权。从会议成果来看,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达成原则一致,在解决双方彼此经贸关切方面也取得新进展。这看似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实际上,美方更像是在中方的节奏下被迫推进。在之前的谈判中,美方多次试图通过一些小动作来获取优势,但都未能得逞 。

美方为了在谈判中取得主动,可谓是煞费苦心。这次派出特朗普的密友——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加入谈判团队。特朗普的想法很明显,他觉得之前的谈判代表团在与中方谈判时,无法形成有效制衡,不能在谈判桌上取得优势,所以希望通过增加自己信任的人来改变这种局面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商务部长(资料图)

卢特尼克加入谈判,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那就是在科技领域和稀土矿产领域的谈判中为美国谋取利益。自日内瓦会谈结束后,美方一直期待中方能够解除稀土出口的限制。要知道,稀土在现代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工业制造的“维生素”。美国在科技、军工等众多领域对稀土有着巨大的需求。然而,中方不仅没有放松稀土出口管制,反而加强了管理,这让美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美方试图在谈判桌上对中国施压,让中方在稀土出口上做出让步。

在科技领域,美方同样面临困境。美方一直试图通过芯片制裁等手段来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但中方多年来大力发展自身科技,在芯片、软件、新能源等众多领域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如今,中国在科技领域逐渐打破美方的“卡脖子”局面,不再轻易受制于美国 。这使得美方在科技领域的谈判中也处于劣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稀土矿(资料图)

再看看美方在谈判前后的一系列操作,就更能看出其被动。在日内瓦会谈后,中方按照约定落实相关共识,而美方却恼羞成怒,对中国实施了新一轮芯片制裁,范围涉及全球,还限制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中方多次警告美国政府要有契约精神,但美方却置若罔闻。美方的这些做法,不仅破坏了双方的互信,也让其在国际舆论中处于不利地位 。

如果特朗普政府还是放不下偏见,继续采取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那么最终受损的还是美国自身。中方一直希望通过平等对话、互利合作来解决经贸分歧,但如果美方不配合,中方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种挑战,继续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全球的经济稳定 。这次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双方还会有更多的接触和谈判。但无论如何,中方掌握主动权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美方若想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拿出诚意,与中方相向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