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介绍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第44种版本。

这一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图书藏品,仍由上海收藏家归琪先生提供。

这个版本,就是由鞑靼图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版本,此刻,苏联大厦崩溃的横梁咯吱声已经清晰可闻,而这一版图书,也似乎是苏联时代文化体系的最后一次呐喊与回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鞑靼图书出版社,我们对其相关资料译介如下:

鞑靼图书出版社(塔特克尼戈伊兹达特)在苏联时期是鞑靼自治共和国(现为鞑靼斯坦共和国)的主要出版社。文艺作品始终仅根据当地作家协会的推荐出版。科幻作品数量稀少,因喀山作家鲜少涉足该体裁。改革后期科幻作品略有增加,但仅出版平装经典。

1919年7月,喀山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出版社分社,该分社于1921年12月改组为独立的鞑靼国家出版社

在其存在期间,该出版社多次重组并更名:1925年起称鞑靼国家出版社(塔特吉兹),1927年改组为鞑靼出版社(塔蒂兹达特),1933年兼并卡米尔·雅库布图书工厂后称鞑靼国家出版社(塔特戈斯兹达特),1954-1958年称鞑靼图书出版社,1958年起沿用现名。

自2009年起,鞑靼图书出版社迁入“伊德尔-新闻”印刷出版综合体大楼,隶属“鞑靼媒体”股份公司分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看出,鞑靼图书出版社是一家地方出版社。

从版权页上,可以看到这一版图书的美术设计者为:В. Фомин,其全名为:Валерий Фомин,译成中文名为:瓦莱里·福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这位画家的姓名去查找,只查到一位动画导演与一位电影评论家的身份,但都不像是从事图书设计的美术工作者。因此,瓦莱里·福明的个人资料,只能付之阙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我们查到瓦莱里·福明还设计了多本由鞑靼图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插图,大体可以判断,瓦莱里·福明很大可能是鞑靼图书出版社的一位美术编辑,或者是与这个出版社过从甚密的美术家,所以,他能够查到的图书配图,均是为鞑靼图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创作的。

在1988年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图书中,瓦莱里·福明设计了封面,而这个封面上的保尔张着大嘴,发出竭尽全力的呼号,仿佛在为他身处的庞大帝国吼出最后的呐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在1988年这个时间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已经暗淡了高光时刻的所有的诱人光泽,在当时风头正健的暗黑文学潮流面前,地位已经相当的尴尬。

我们可以看一下,1988年,《日瓦戈医生》正式在苏联出版,这个小说描写了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同时期的故事,但书中的观点,却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基调大相径庭,甚至是针锋相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瓦戈医生》配图

保尔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思考生命意义的时代之思,在《日瓦戈医生》里却被掀翻在地上,不名一文,“追求生命的意义”在小说里成为危害生命自由的最大敌人。

因此,1988年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封面上的这位形似吁天的保尔形象,正似乎暗示着在时代的压迫面前,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代表的苏联一手时间的主体文化精神,发出最后的呐喊与吁请。

实际上,这部小说版本出版不到两年后,容纳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及其精神的苏联帝国便轰然倒塌,而在这个大厦里获取庇荫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沦落尘埃,委土成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除了封面的震撼人心的时代悲音之外,书中并没有插图,但我们感到,这一版插图的封面,具有某种定格与定音时代的象征意义,因此,也值得我们将这一本书放在苏联时代的路程表上品味道路上的颠簸以及最后的倾覆。

瓦莱里·福明的插图作品,我们查到的资料表明,都与鞑靼图书出版社相关。

1994年,福明为鞑靼图书出版社出版的《沙库尔卡拉克》绘制了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意一下,该书的封面的人物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封面上的保尔,在构图设计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我们将两个封面的眼睛部分的截图对比一下,可以看出,画家有着相似的对于人物眼眶与鼻梁处的构图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面是画家为2008年出版的《河马不在这里行走》设计的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不同时代出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虽然内容是相同的,但是它的图书相貌与形体设计,却是与时俱进,听命于时代的潮汐。

从不同时期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与美术设计上,我们能够看到的是苏联起伏跌宕的各种撞击的痕迹与显影,这也是我们执着于从不同时代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与美设去回望苏联演变轨迹的缘由与动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