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东一场婚礼上,主持人被塞红包骚扰。女主持唱歌时,一男子突然伸手想塞钱进她衣服里,被躲开。网友说该报警,但主持人没当场闹,继续表演。她当时正在台上投入地演唱,音乐声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气氛正热闹,谁也没想到会突然发生这样的事。那男子动作迅速,想趁着混乱占点便宜,好在主持人反应快,及时躲闪开了。

有人说她为了工作忍气吞声,赚钱不容易。婚礼主持这份工作,收入虽然不错,但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辛苦也只有自己知道,她不想因为这点小事破坏了整个婚礼的气氛,毕竟这是新人重要的日子。而且现场那么多人,她要是闹起来,场面肯定会很尴尬。
也有人说这明显是骚扰,不能忍。这种违背他人意愿的接触,不管发生在谁身上都是一种侵犯,主持人也是女性,她的感受和尊严应该得到尊重。这种行为就像一颗臭虫,破坏了婚礼原本温馨和谐的氛围。

以前闹新娘伴娘,现在连主持人都遭殃。这种不良风气就像瘟疫一样蔓延,从最初的闹伴娘、闹新娘,到现在连婚礼主持人都不放过,变得越来越没有底线。那些做出这种行为的人,完全没把他人放在眼里,只想着自己的一时之乐。
有些地方还说是热闹,其实就是找机会占便宜。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婚礼就是用来热闹的,越混乱越显得喜庆,他们借着这个由头,堂而皇之地做出一些不尊重人的事情。实际上,这只是他们以占便宜为目的的借口,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热闹。

法律早就说了,这种违背意愿的接触就是骚扰。民法典里写得明明白白,躲闪动作就是拒绝证据。法律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界定,这种骚扰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任何人都不能以此为借口侵犯他人的权利。
但现场没人管,事后也没人报警。婚礼现场人多嘈杂,大家可能都在忙着拍照、聊天,没有注意到主持人的困境,就算看到了,也可能觉得是小题大做,不愿意去管。而事后,大家也都渐渐忘记了这件事,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南方有的地方用跳舞唱歌代替,既热闹又文明。南方一些地区已经意识到了这种不良风气的问题,开始用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来庆祝婚礼,通过跳舞、唱歌等节目,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氛围,既不会侵犯他人,又能让婚礼充满欢乐。

但现实中很多人还是老样子。尽管有些地方做出了改变,但在更多的地方,这种不良风气依然存在,人们习惯了用传统的方式去闹婚礼,很难一下子改变过来。
有人建议婚庆公司签合同,写明禁止骚扰。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有人提出了让婚庆公司和主持人签订合同,明确规定禁止在婚礼现场进行骚扰行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约束作用。
可签了合同也未必管用,毕竟现场乱。婚礼现场情况复杂,人员众多,就算签了合同,也难以保证在混乱中没有人会做出违规行为,而且一旦发生,取证和追究责任也会比较困难。

现在这事在网上吵翻了,到底该怎么管?网络上对此事议论纷纷,大家都在思考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但似乎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逐渐转变观念,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让婚礼回归到它本应有的美好和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