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黏膜的上皮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咽顶壁及侧壁特别是咽隐窝。鼻咽癌发病原因包括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部分不良生活习惯如大量吸烟、食用腌制食品等也可能诱发该病的发生,颈部淋巴结肿大常为首发症状,中国华南地区、东南亚国家是其高发地区,中国每年约有超过6万例新诊断的鼻咽癌。

在病症表现方面,早期鼻咽癌往往不会引起明显症状,进展期可能出现耳鸣、听力下降、鼻塞、涕中带血、头痛等症状及颈部肿块和颅神经麻痹等现象。有关传染性,鼻咽癌并无明确的人际传染证据。

治疗上,鼻咽癌采用放射治疗为主,配合化疗和靶向治疗。对于无法用放射治疗完全消除的局部区域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可以先行诱导化疗然后再进行同步化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手段,能够特异性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过程。此外,部分患者可以在治疗后进行中医治疗进行长期的调理修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早期的鼻咽癌几乎感觉不到身体有任何不适。当肿瘤扩张浸润发展,瘤体表面的黏膜破溃或发生感染时,患者才会出现少量鼻出血或带血丝的鼻涕,此时极易被人忽视。人们往往以为,早晨起床后从口内吸出的鼻咽分泌物(俗称鼻咽痰)带有血丝或血块是有热、上火或发炎,其实并不那么简单。

还有的鼻咽癌患者初起时为单侧鼻塞,随着肿瘤长大,鼻塞现象逐渐加重,继而出现两侧鼻塞。若肿瘤发生在耳咽管附近,则会堵塞耳咽管造成中耳腔气压失去平衡而出现耳鸣、听觉减退,甚至耳聋,有的还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鼻咽癌引起的头痛症状也相当普遍,一般为一侧固定性或持续性头痛,多由肿瘤侵犯到颅骨或压迫到脑神经时所造成。随着病情的发展,当鼻腔被全部堵塞时,患者鼻咽部会流出腐臭的分泌物,说话时鼻音极重,口臭也重。

肿瘤再发展下去,多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单侧淋巴结肿大,开始时会摸到一个能活动且无疼痛的小肿块,以后肿块越来越大,如果受到感染时,就会出现红肿和疼痛。继之肿块因癌症侵袭淋巴管周围的组织而粘连固定,变得像是生了根般的固定不移,推之不动。不过亦有少数肿瘤局限在鼻咽部周围,不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鼻咽癌发展中,可出现各种不同症状,如面部麻木、眼和下颌疼痛、面部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一侧嗅觉减退,一侧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缩小、眼球固定,上睑下垂,复视,一只眼睛看不见甚至双眼全盲;咀嚼困难、舌咽神经痛、吞咽困难、流涎成丝状连绵不断、反胃;声音嘶哑、咳嗽、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甚至有耸肩无力、舌头歪斜、舌偏瘫、言谈困难等。

鼻咽癌属中医疑难杂症范畴,古中医称之为“上石疽”,“失荣”症,“顽颡”症或“脑砂”等。古医籍记载:“有流臭黄水者,甚则脑亦作痛,俗名脑砂。”“······肺开窍于鼻,肺气通于鼻,肺气不和则上焦热盛,迫血离经,出现鼻衄(流鼻血)。若气急凝滞,胆必受累,肝胆热者,可移于脑,而成鼻渊,又称“脑漏',“脑崩'。”“失荣者······其患多生肩之上,初起微肿,皮色不变,日久渐大,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按之不动,半截一年,方生阴痛,气血渐衰,形容瘦削,破烂紫斑,渗流血水,或肿泛加莲,秽气熏蒸,昼夜不歇,平生疙瘩,愈久愈大,越溃越坚,犯此俱为不治。”“失荣·····如树木之失于荣华、枝枯皮焦,故名也。生于耳前后及项间,按之石硬无情,推之不肯移动,如钉着肌肉者是也。渐渐加大后,遂隐隐疼痛,痛着肌骨,渐渐溃破,但流血水无脓,渐渐口大内腐,形似湖石,凹进凸出,斯时痛甚彻心,胸闷烦躁······”古中医学家对此症的起因、临床表现作了详细生动的描述,特别对癌瘤转移于颈淋巴管的临床表现更为确切,并指出这种病为难治之症,不是没有道理的。历代中医对鼻咽癌不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描述,也将中医治疗鼻咽癌的丰富临床实践经验,一代一代记述并延续下来,给现代中医治疗此症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鼻咽癌的起因,中医从宏观入手认为,精神和情绪的变化、工作压力等会使情志不舒,致使人体虚损,抗病能力减弱;外界气候、环境变化、日常饮食生活中诸多不良嗜好,比如嗜吸烟,饮酒,嗜食肥甘厚味以及烧烤烟熏、盐渍的食物(烤鸡、烧鸭、咸鱼、腊肉等);又或疫气的入侵,或经久不愈的鼻咽部溃烂,组织的增生等均是鼻咽癌发病的诱因。

鼻咽癌多属恶性程度较高的低分化癌,对放射线有较高的敏感性。多数鼻咽癌患者经放疗后,颈侧肿大的淋巴结可逐渐缩小或消失,鼻咽部的癌瘤亦可消失。放射治疗能够消灭照射区范围内的癌细胞,同时也会破坏正常的细胞和组织,造成绝大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诸如口干、舌燥、无口水或少口水分泌、咽喉灼痛、吞咽疼痛或吞咽困难、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头晕眼花、全身无力、恶心呕吐等,这即是所谓放疗的副作用。这时若不采用综合调理,会使患者生活品质下降,有的甚至诱发忧郁症。

综合治理的方法包括精神辅导和药物治疗。精神辅导的目的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树立起对抗癌症的坚定信心。医师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各种疑难问题,并以取得成功,走上健康之路的癌症患者作为榜样,打消患者的思想顾虑。还可以配合太极拳与各种气功,让患者处于一种宁心安静的和谐环境之中。实践证明,这样躯体和精神全部放松,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全身经络通畅,有利于体质的恢复。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坚持长期服用中草药了。部分患者见放疗后肿瘤已缩小或消失,就自以为病已痊愈。这样放弃综合善后调理,往往造成肿瘤的复发。因为通常已被检查到的肿瘤,特别是已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癌细胞实际上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了,只是未成气候,暂时难被发现。若不积极综合治理,很可能在一年半载后复发,危及生命。也有些患者认为单凭气功就可以保险,没有采用综合治疗,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1996年接诊吉隆坡的罗女士,患鼻咽癌经放射治疗后口干舌燥,无口水,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全身乏力、精神委靡。采用中药“放疗复元汤”治疗,药用沙参12克、麦冬25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玉竹10克、山药10克、竹叶10克、生石膏30克、泡参须10克、天冬10克、百合12克、花粉15克、知母10克。有时配合服用抗癌粉(含冬凌草、灵芝菌、黄芪、移山参、淫羊藿、防风、白术等)及消瘤丸(含牛黄、麝香、熊胆、蟾酥、珍珠、冰片等)。半年后,一切不适症状逐渐减少,健康状况日益改善。后经朋友介绍学习气功养生,服中药近6年后停药,至今定时去医院专科检查,一切正常。

2002年有吉隆坡曾姓会计师,患鼻咽癌经放疗后,颈部肿大的硬块仍约鸡蛋黄大小,难以消掉。经药用石见穿90克、夏枯草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重楼15克、白芷15克、黄芩12克、辛荑10克、山慈菇15克、穿山甲粉10克,鳖甲、龟甲、生牡蛎各30克及抗癌粉和消瘤丸3个月后,颈部肿块消失。

鼻咽癌综合治疗的机制,在于通过放疗迅速杀灭局部成千上亿的癌细胞后,再服用中草药,一方面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液(即所谓滋阴生津),另一方面用丝瓜络、鸡血藤、厚朴、生大黄、车前子等疏导已瘀塞的经络通道,使放疗后产生的死亡组织、死亡的癌细胞废毒水液尽快地从大便、小便中排出体外,以免潴留体内中毒;以抗癌草药石见穿等加消瘤丸对抗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免其复发;还有些患者需要以黄芪、人参、灵芝等提高免疫力。这样的综合治疗不仅能迅速改变患者症状.对防止肿瘤的复发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