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分享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组庄士敦的照片。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时候的庄士敦。

庄士敦生于1874年10月13日,英国苏格兰人。庄士敦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1898年从英国来中国,先到香港,然后从香港来到威海卫,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他喜欢中国文化,善于结交中国官员,愿意了解中国实情,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4年,庄士敦在威海卫。

年轻时候的庄士敦身材高挑,面部棱角分明,有几分帅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庄士敦和溥仪、润麒、溥杰(从右至左)在御花园合影留念。

庄士敦是怎么从一个英国殖民机构的官员摇身一变成为皇帝的老师?这还得从一个人说起。这个人叫李经迈。

李经迈是李鸿章的第二个儿子,他精通洋务,曾出使地奥地利等国,还跟随戴涛贝勒前往日本、欧美诸国考察军事。李经迈深谙英美文化,喜欢结交英美人士。辛亥革命后,李经迈在威海卫“避乱”,期间结识了庄士敦。由于庄士敦熟谙中国文化,李经迈对他赞赏有加。

1918年,溥仪的老师徐世昌要出任民国大总统,不能再继续为溥仪当老师。于是,徐世昌决定为溥仪重新找一个老师。消息传到李经迈这里,他便极力推荐庄士敦。李经迈在上海和庄士敦谈及此事,庄士敦欣喜若狂,立即答应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溥仪赠给威林顿伯爵的照片。照片是日本人山本赞七郎所拍。照片上的两名外国人,一个是庄士敦,另一个是威林顿(今译卫灵敦),英国殖民地政府高官。1926年作为中英庚子赔款顾问委员会副主席率团来华,参加中英双方的庚款会议。期间,带着夫人来到天津拜访溥仪。威林顿于1926年至1931年担任英属加拿大任总督,1931年至1936年出任英属印度总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溥仪戴着墨镜与来访者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5年10月,溥仪与庄士敦在天津张园合影留念。左边这位是郑孝胥。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溥仪驱逐出紫禁城。在庄士敦的多方协调下,溥仪逃到了日本使馆。庄士敦帝师生涯就此结束。在担任“帝师”期间,他被赐予“头品顶戴”、“毓庆宫行走”、“赏坐二人看舆”、“赏穿带素貂褂”等头衔和物品,足见溥仪对他的喜爱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诗圣泰戈尔在庄士敦位于北京景山的家门前与庄士敦等人合影。照片上前排坐着的是:泰戈尔、颜惠庆;前排站着的是:任萨姆、林徽因;中排左起分别是:徐志摩、伽梨陀莎·那加、恩厚之、沈摩汉、润麒、难达婆薮;后排男子就是庄士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庄士敦与郑孝胥在长春车站合影。

1935年9月11日,庄士敦到达伪满洲国“新京”长春拜谒伪满洲国皇帝溥仪,郑孝胥到车站迎接,两人合影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束帝师生涯后,庄士敦担任英国驻威海卫长官。1930年10月1日,中国与英国历时9年交涉,终于收回威海卫主权。庄士敦负责与中国外交次长、接收威海卫专员王家桢交涉。图为中英交收典礼上的庄士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庄士敦。

庄士敦是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庄士敦位于北京西郊的别墅旧址。

笔者感言:看完这组老照片,你们有何感想?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分享。期待你们的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