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2)日,重庆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拉开帷幕,首日进行了语文、物理和化学学科的考试。今年的化学试题有何特点?重点考查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考试结束后,市教委组织命题专家和一线名师进行了点评。

命题专家:学考一致 知识点覆盖率达95%以上

“今年化学试题聚焦学科素养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导向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命题专家表示。

试题遵循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的考查。试题素材涉及新教材实验相关图标、环境日主题活动、世界卫生大会、高端芯片制造、“碳中和”及甲醇燃料、燃料电池等。这些素材的运用和考查彰显了中国在化学方面悠久的文化和在当今取得的成就。

试题素材涉及化学与时代要求和社会热点。如“劳动教育 ”“环境保护”“碳中和及转化”“无人机制造”“智能驾驶”等,从而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以2024版新教材为载体,部分素材如“实验相关图标”“探究燃烧的条件”“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等都直接取材于教材,杜绝了繁、难、偏、怪、旧题目,杜绝考查高中内容和竞赛内容,很好体现了“双减”要求。

严格依标命题,确保学考一致,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试题立足化学主干知识,重点考查必备知识。例如对燃料能源的考查、氧气制备、燃烧和灭火、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类观等。对化学用语、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及化合物、典型物质、化学实验和计算等,知识点覆盖率达95%以上。能力层次方面以“知道”、“了解”、“运用”为主,渗透“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化学新课标理念。

试题围绕化学主题,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和评价功能。一是精选真实情境素材,彰显学科价值。如化学与人体健康、合理用药、营养物质、燃料电池等;二是改变试卷结构,选择题减少1个,计算题减少分值,增加填空题和实验题的分值。增加了对新课标中“学生必做实验”、实验相关图标、新的探究实验的考查;三是渗透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等核心素养,适当增加了信息量和开放性,增加了简答题的量,关注对学生深度思维的考查,促进大概念统摄下的教学改革。

试题稳中求变和求新,全部原创。基于知识和内容不变,减少单一性问答,增加实验方案设计、反思、评价等文字性描述试题,在试题呈现形式、辩证思想、思维方法、情境素材、设问的角度等方面力求创新。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考查。如15题数形结合,从多个角度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突显新增实验教学;20题在化工流程中,融入对新能源的评价,引导学生形成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观;22题从定性到定量,再到探究实验,指向学生深度思维,很好体现了今年试题的新颖性和原创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化学教师宁晓强

一线教师:减少机械记忆类 强调关键能力与思维的考查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化学教师宁晓强表示,在新课标、新教材的背景下,这套试题体现了守正与创新。

试题导向鲜明,价值引领。探索素养立意——从知识考查转向素养测评,在减少机械记忆类考查的基础上,强化科学探究、模型认知、证据推理、化学观念等关键能力与思维的考查。如:22题从定性到定量,数据分析到实验方案设计,充分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思维。

同时注重创新融合,与时俱进。“传统考点新形式,学科边界巧融合”,如20题基于“碳中和”理念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与能源利用;23题燃料电池,以及高端芯片、新质生产力等时事热点融入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战略与科技创新。

试题还充分体现考试评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如:实验安全图标、酸碱盐性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水的组成及其变化的探究实验等命题素材都直接取材于教材内容。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