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0 号,那英官方歌迷会突然上演 “人间蒸发” 戏码,直接把热搜词条杀了个措手不及!说好的 “蓝 V 认证保平安” 呢?这官号说撂挑子就撂挑子,比打工人提离职还干脆,主打一个 “我走得毫无预兆,你看得目瞪口呆”。要知道这年头,连路边摊煎饼果子摊都讲究个 “闭摊通知”,歌迷会倒好,直接上演 “消失的账号”,这波操作,建议入选年度迷惑行为大赏。

点开公告一看,歌迷会单方面发声明宣布解散,还特别强调 “已同步告知那英工作室”。这措辞细品起来可太有意思了!别人解散都是 “含泪协商”,到这变成了 “我单方面通知你一下”,怎么听着像叛逆期孩子离家出走前甩下的一句 “我走了啊”?大胆猜测,那英工作室搞不好正在工位上喝着咖啡摸鱼,冷不丁被这消息砸了个 “透心凉”—— 毕竟正常情况下,这么大的事,工作室不得发个小作文 “挥泪送别”?结果人家愣是一声不吭,反倒是没啥存在感的 “那英贴吧” 蹦出来转发,这波操作,多少有点 “吃瓜吃到自家身上” 的魔幻感。更离谱的是,有网友扒出歌迷会公告发得比火箭还快,这边刚点发送,那边就开始注销账号,这效率,要是用在工作上,早就是行业标杆了。

再看那英本人,社交账号直接玩起 “消失术”,设置半年可见还清空内容,妥妥的 “退网修仙” 状态。歌迷会给出的解散理由更是让人直呼 “好家伙”:说什么社交媒体生态多元化,传统歌迷会功能被替代,所以解散是 “最合适的决定”。这话听着像不像打工人说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主打一个体面离职?但问题来了,那英可是华语乐坛 “大姐大”,粉丝基数庞大得能绕地球三圈,就这么草率地把粉丝大本营拆了,真的合适吗?要知道,那英的粉丝群体堪称 “粉丝界的联合国”,从广场舞大妈到 00 后潮人,涵盖各个年龄层,这一下没了官方组织,粉丝们都开始在线 “找家”,超话里全是 “我们的歌迷会呢?”“突然无家可归了” 的哀嚎。

评论区直接炸成 “吐槽大会” 现场。有粉丝痛心疾首:“歌迷会又不是私人后花园,说拆就拆?创始团队这波操作,简直是‘霸道总裁爱上撤’,太傲慢了!” 还有人犀利吐槽:“不想干可以让位啊,直接解散算哪门子操作?这权力比皇帝赐死大臣还离谱!” 更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正常逻辑不应该是找接班人吗?怎么直接玩‘删号跑路’,这操作比渣男提分手还突然!” 甚至有段子手现身说法:“建议歌迷会出本书,书名就叫《论如何用最狠的方式伤最深的粉》。” 还有粉丝开启 “侦探模式”,扒出歌迷会近几个月的动态,发现除了例行转发,连个像样的互动都没有,调侃道:“这哪是歌迷会,分明是‘躺平会’。”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波解散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那英作为老牌歌手,歌迷会元老们估计都是从磁带时代一路追过来的 “骨灰级粉丝”,现在可能确实玩不转打投、控评这些互联网新玩法。但歌手和粉丝之间,就像火锅和香油碟,少了歌迷会这个 “官方根据地”,总觉得差点意思。往小了说,粉丝没了 “组织”,以后应援都找不到方向;往大了说,歌迷会解散,感觉一个时代的青春记忆都跟着 “一键删除” 了。还记得以前歌迷会组织线下活动,那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现在突然说没就没,不少老粉都感慨:“我的青春,终究是错付了。”

更绝的是,这解散时间点卡得堪称 “精准踩雷”——7 月音乐节在即,正是需要粉丝摇旗呐喊的时候,歌迷会却提前 “罢工”,这波操作简直是 “在人家婚礼上唱分手快乐”,多少有点不体面。再往前翻翻,那英这两年在舆论场的日子也不好过:刀郎新歌被指内涵,评论区涌入 280 万条 “吃瓜群众”;李玟录音曝光,把她卷进《中国好声音》争议漩涡…… 这时候歌迷会突然 “下线”,咋看咋像那英正处于 “水逆期”,结果队友还率先点了投降。

当时刀郎新歌爆火,那英评论区直接变成 “大型文学创作现场”,各种神评论层出不穷;李玟事件发酵时,网友甚至整出 “那英转腚梗” 的二创大赛,这一桩桩一件件,本就够她喝一壶了,歌迷会还来这么一出,网友都调侃:“那英这是在‘逆风局’里又掉了件装备。”

只能说,娱乐圈的魔幻日常永远超乎想象,这出歌迷会解散大戏,到底是时代的眼泪,还是另有隐情?咱们就搬好小板凳,继续吃瓜看戏吧!说不定过两天,剧情又会迎来神反转,毕竟在娱乐圈,比剧本还精彩的,永远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