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狱后回到老家,二嫂锁门,亲妹嘲讽,临走时大嫂在村口拦下我

红豆讲堂
2025-06-10 11:04·江西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李程——等等!”
天还未亮,村口的石桥边传来急促的喊声。拎着行李准备离开的男人回过头,看见大嫂孙玉梅气喘吁吁地跑来...
01
三年零两个月后,李程站在了村口的石桥上。

手里的编织袋沉甸甸的,里面装着狱中制作的藤椅、几件换洗衣物,还有一本已经翻烂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是狱友老刘临走时塞给他的,说是好兆头。李程不信这个,但还是带着了。
秋天的风吹过田野,稻子已经收割完毕,留下齐刷刷的稻茬。空气中有泥土的味道,还有远处传来的炊烟气息。这些味道让他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回忆。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只是多了些钢筋水泥的新房,少了些茅草屋顶。李程沿着熟悉的小路走向家的方向,脚步有些沉重。路上遇到几个村民,他们看见他的脸,先是一愣,然后迅速移开视线,加快脚步。
“那不是李老二家那个坐过牢的回来了?”
“嘘,小声点,别让他听见。”
“听说判了三年,偷电瓶车的。”
“还不止呢,我听说...”
窃窃私语像蚊虫一样嗡嗡作响。李程装作没听见,继续往前走。他知道这种话会跟着他很久,也许一辈子。但他已经习惯了,在里面的时候就习惯了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拐过村中的老槐树,他看见了那栋灰砖瓦房。房子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院墙新刷了白灰,门口种了两盆月季花。李程走到门前,敲了敲门。
“谁啊?”
是二嫂张慧的声音。
“是我,李程。”
门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拖鞋的声音。防盗门上的小窗被打开了一条缝,张慧的半张脸出现在门后。她看见李程,脸上的表情瞬间冷了下来。
“你回来干什么?”
“我想进去看看。”李程说,“还有妈,她怎么样?”
张慧冷笑一声:“屋子早没你位置了。你爸走那年就说了,这屋子归老大家的。至于你妈,早就送镇上敬老院了,一个月一千块钱呢。”
“我想见见她。”
“见什么见?她连你是谁都不记得了。”张慧的声音透着不耐烦,“我劝你还是别回来了,村里人议论纷纷的,对你没好处。”
说完,她啪地一声关上了小窗。
李程站在门前,看着那扇紧闭的门。他记得小时候,这扇门从来不锁。邻居们常常推门进来串门,妈妈总是笑着招呼大家坐下喝茶。现在这扇门上装了两把锁,还有防盗链。
他转身离开,走向村头的敬老院。路上偶遇亲妹李丽,正巧碰见她从菜园子回来,手里提着一篮子白菜。
李丽看见他,眼神立刻变得锐利起来。她放下菜篮子,双手叉腰,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
“哟,这不是我们家的大名人回来了?”她的声音尖细刺耳,“这几年在里面坐得舒服吧?有吃有喝的,比我们这些种地的强多了。”
李程没有搭话,打算绕过她继续走。
“你还想去哪儿?”李丽挡住他的去路,“我告诉你,别又惹什么事,把我们家的人再拉下水。这几年我们被你害得够惨的,连个好婆家都说不上。”
“让开。”李程的声音很平静。
“让什么让?”李丽的声音更高了,“你当年要是听我一句劝,至于判三年吗?非要充什么好汉,现在好了,把我们全家的脸都丢尽了。”
李程看着她,眼中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但很快就平静下来。他绕过李丽,继续往前走。
“你给我站住!”李丽在身后喊道,“我话还没说完呢!”
但李程已经走远了。
02
镇上的敬老院是一座三层楼的白色建筑,院子里种着几棵梧桐树。现在是秋天,叶子黄了一地。李程走进院子,一个穿白大褂的护工迎了上来。
“你找谁?”
“我找李淑芳,我是她儿子。”
护工打量了他一眼,态度有些冷淡:“哦,是李程吧?你妈在三楼,不过她的情况你应该知道,痴呆很严重了,基本不认人。”
李程跟着护工上了楼。三楼是个长廊,两边都是病房。走廊里有消毒水的味道,还有老人们的咳嗽声。
“就是这间。”护工推开一扇门。
房间里有四张床,靠窗的那张床上躺着一个瘦小的老太太。她头发全白了,脸上满是皱纹,正呆呆地看着窗外。
“妈。”李程轻声叫道。
老太太转过头来,眼神茫然地看着他。过了一会儿,她露出了笑容,但那笑容显然不是给他的。
“小王啊,今天的饭菜好吃吗?”她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护工在一旁解释:“她把你当成送饭的工作人员了。”
李程坐在床边,握住母亲的手。那只手很瘦,皮肤像枯树皮一样粗糙。母亲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她看着李程,嘴里含糊不清地念叨着什么。
“小程...小程回来没...他还小呢...不能让他饿着...”
李程的喉咙有些发紧。他从口袋里掏出两百块钱,悄悄塞给护工。
“这是给我妈的生活费。”
护工接过钱,态度稍微好了一些:“有钱就多给点,老人家的医药费挺贵的。别光在这儿装孝子,实际行动最重要。”
李程没有搭话。他坐在母亲身边待了一个小时,看着她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样子。临走时,母亲拉住他的袖子,眼中难得地闪过一丝清明。
“你...你是小程吗?”
“是的,妈,我是小程。”
“你怎么这么老了?”母亲疑惑地看着他,“小程还没回来呢,他说去城里打工,很快就回来的。”
李程没有解释,只是轻轻拍了拍母亲的手:“妈,我会常来看你的。”
走出敬老院,天已经黑了。李程在镇上找了家小旅馆住下,准备第二天再回村子。
旅馆老板是个胖女人,看见他的身份证,眼神变得有些奇怪。
“李程...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她自言自语地说,“哦,想起来了,你不是那个...”
李程没等她说完,已经上楼回房间了。
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李程坐在床边,从编织袋里掏出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页已经发黄,边角都磨破了。他随便翻了几页,但看不进去。
窗外传来摩托车的声音,还有年轻人的笑声。那些声音听起来那么遥远,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
夜里,李程梦见了小时候的家。那时候院子里种着一棵枣树,秋天的时候结满了红枣。他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爬树摘枣,妈妈在下面笑着喊小心。爸爸坐在门槛上抽烟,烟雾在夕阳中缓缓升起。
醒来的时候,枕头湿了一片。
03
第二天一早,李程就退了房间,搭班车回村。司机是个熟人,看见他有些尴尬,但还是让他上了车。
车上还有几个村民,他们看见李程,立刻停止了谈话。整个车厢里安静得只听得见发动机的声音。
下车后,李程直接走向村头的老宅。这次他没有敲门,而是绕到后院,从小时候常爬的那堵墙翻了进去。
院子里长满了杂草,那棵枣树还在,但已经很老了,树皮斑驳,枝条也有些干枯。房子的后窗开着,里面传来电视机的声音。
李程走到窗前往里看,看见二嫂张慧正在看电视。电视里播放着连续剧,她看得很投入,嗑着瓜子。
突然,她感觉到了什么,转头看向窗户。看见李程的脸,她吓了一跳,手中的瓜子撒了一地。
“你怎么进来的?”她站起来,声音有些颤抖,“这是私闯民宅,我要报警!”
“这是我家。”李程平静地说。
“你家?”张慧冷笑,“你爸的遗嘱写得清清楚楚,房子归老大,你有什么资格说是你家?”
“遗嘱?”李程皱了皱眉,“什么遗嘱?”
“你不知道?”张慧得意地说,“你爸临终前立的遗嘱,说你不务正业,房产全部留给老大。公证处都有备案的。”
李程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想看看那份遗嘱。”
“凭什么给你看?”张慧戒备地说,“你赶紧走,不然我真的报警了。”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大嫂孙玉梅推门进来,手里提着一篮子菜。她看见李程,愣了一下,然后对张慧说:“怎么了?”
“他翻墙进来的,说要看什么遗嘱。”张慧指着李程说。
孙玉梅看了看李程,又看了看张慧,说:“让他看看也无妨,反正是明摆着的事。”
张慧有些不情愿,但还是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李程接过来看,确实是一份遗嘱,上面写着房产全部留给长子李强。
但李程看着那份遗嘱,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字迹看起来像是父亲的,但有些笔画显得生硬。
“这是什么时候立的?”他问。
“你爸去世前三个月。”张慧说,“当时你已经进去了,他气得不行,说再也不认你这个儿子。”
李程仔细看着遗嘱,突然注意到日期。那个日期是他被抓后两个月,但他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父亲已经中风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楚,怎么可能立遗嘱?
他把疑问说了出来,张慧立刻反驳:“你不在家,怎么知道你爸的情况?说不定那时候他恢复了呢?”
孙玉梅在一旁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争论。
最终,李程还是离开了那栋房子。他走在村里的小路上,心情复杂。三年前离开时,这里还是他的家;三年后回来,他却成了外人。
路过村头小卖部时,老板娘王大妈正在整理货架。她看见李程,犹豫了一下,还是叫住了他。
“小程,你回来了?”
“嗯,王大妈。”
王大妈看了看四周,确认没有其他人,才小声说:“你妈的事,我听说了。其实...其实你爸临走前,神志一直不太清楚。那份遗嘱...唉,算了,不说了。”
她摆摆手,走进了店里。
李程站在原地,若有所思。看来关于那份遗嘱,村里人都有话说,只是不敢明说。
傍晚时分,他走到村头的石桥上,准备离开这个地方。三年的牢狱生活已经让他习惯了孤独,也许继续一个人生活会更好。
他拎起编织袋,最后看了一眼村庄。夕阳西下,炊烟袅袅,这里依然是他记忆中家的样子。但家已经不再是家,亲人也不再是亲人。
04
天还没有完全亮,村庄还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中。李程拎着简单的行李走到村口,打算搭早班车离开。他已经想好了,去南方的城市找个工作,从此再也不回这个村子。
就在他走到石桥边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李程——等等!”
他回过头,看见大嫂孙玉梅气喘吁吁地跑来。她披着一件旧外套,头发有些凌乱,显然是匆忙出门的。
“大嫂?”李程有些意外,“这么早,你...”
孙玉梅跑到他面前,停下来喘了几口气,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旧布包。
“这个,你拿着。”她把布包塞到李程手里。

李程接过布包,感觉沉甸甸的。他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