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传》是一部古装传奇剧,讲述了大雍钦天监之子稚奴,在灭门之灾中幸存,十年后化名“藏海”,重回京城复仇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秉文一辈子都在寻找癸玺,最后死在了癸玺手里。

而随着皇帝,石一平,庄芦隐,曹静贤,赵秉文等人的先后去世,朝廷中枢出现了大量权力真空。

新的朝堂秩序在快速重构,是野心家们的机会,也可能是坟场。

藏海和庄之行,因为讨佞立下功劳,被新皇帝召回了京城,只是回京之后两人的境遇却完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庄之行重回平津侯府,成为新一任的平津侯,实现了对父亲的承诺,但也只是开始。

而功劳更大的藏海,却只是官复原职,且很快就遭到了新皇帝的敲打。

新皇帝嘴上问藏海想要什么赏赐,转头却把象征老皇帝和蒯铎友谊的木雕烧掉,这番举动很是意味深长。

他真正想要的,其实是藏海向他证明自己的忠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藏海大仇得报,对朝堂本就没有眷恋,干脆就借坡下驴,向新帝辞官归隐。

忠心耿耿是没有的,但我可以自行离开,让陛下眼不见心不烦。

那新帝为什么容得下庄之行,却容不下藏海呢,只是因为他和已故老皇帝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想要弄明白,还要从八公子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秉文已经被定性为奸佞,正常来说八公子作为罪臣之女,就算不被充入教坊司,也应该沦为平民。

然而事实上是,八公子进入了大雍学宫,成为了一名地位崇高的女夫子。

大雍学宫是朝廷办的第一学府,其中的学子要么是世家子弟,要么是真正的天才学童,他们是大雍未来的肱骨。

想要进入其中教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有人在背后保护八公子,让其不但免受赵秉文牵连,还得到了一个好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会是谁呢?首先可以排除的是好友香暗荼,她已经不是冬夏公主,没有这个能量。

其次可以排除永容王爷,和赵秉文并不对付,虽然有这个能量,但没必要发这个慈悲。

曹静贤如果还在,或许他会给故人之女一条活路,但显然他已经不在了。

那么在排除了所有可能之后,剩下的最后一种,哪怕再不可思议,也是真相。

没错,保护八公子的人就是当朝新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秉文布局严密,在杀死老皇帝之前,必然早已选好的继位者。

他从未想过自己当皇帝,自然也不能让皇位空缺,总要有个傀儡。

老皇帝没有孩子,新帝只能在宗室弟子中选择,而圈禁永容王爷,何尝不是阻止他插手皇位之争。

所以新帝大概率和藏海一样,从很早开始就被赵秉文选择和培养,视赵秉文为自己的“恩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藏海在他眼里甚至是“仇人”,他所做的一切,只是赵秉文“理想”的一种延续。

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要保护八公子,为什么要重用庄之行,为什么要对素未谋面的藏海充满敌意。

保护八公子,才能接管赵秉文留下的势力。把她安排去大雍学宫,也是为自己筛选培养可用之人。

而庄之行早已无依无靠,在失去赵秉文的支持之后,他也不可能转投永容王爷,得到信任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要保住平津侯府,重振平津侯府,就只能为新皇帝拼命效忠。

而对于新帝来说,没有其它选择的庄之行,才是最可靠最忠诚的人。

或许不久之后,新皇帝还会安排八公子嫁给庄之行,不让他找到其它靠山,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

而对于藏海,新帝从心底是把他当做了永容王爷的人,保持着戒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帝不可能知晓赵秉文所做的一切,但他知道是藏海破坏了赵秉文的一切,永远不会信任。

藏海主动离开,毫无疑问让他松了一口气。

藏海身上带着癸玺的秘密,而癸玺就那样明目张胆地挂在马上,和他一起离开京城。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是故意的,真正的癸玺并不在他身上,而是和交给观风和拾雷的任务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藏海不能确定有多少人知道癸玺的事情,又有多少人在背后盯着自己。

藏海离开了京城,新的权力斗争也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