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发现,当前印度有一个很奇葩的“发展战略”,那就是“等着美国对中国出手”,然后给印度带来“泼天富贵”。
而这个战略从2014年莫迪上台后就开始了,到2024年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印度希望这种事情发生的心愿似乎达到了顶峰。

印度总理莫迪
印度的战略
说到印度的这个战略,我们要先简单了解一下印度的另一个计划,那就是“印度制造计划”。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国力是和其生产能力挂钩的,而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取决于其工业能力。换言之就是,一个国家的制造业越强,综合国力就越强。
基于此印度就想提升自己的制造业。在2020年的时候,莫迪政府提出了所谓的“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要加强印度的制造业。

印度希望加强自身制造业
但是制造业这东西在规模上是有限的,当前人类总体的制造业已经能满足人类总体的消费需求,因为缺乏市场的缘故,很难有国家再提升自己的制造业规模。
尤其是印度这种有着14亿人口规模的国家,要提升其全国的制造业规模远比一般的国家困难。
印度要想提升自己的制造业规模几乎只有一种出路,那就是从中国手里“抢”制造业。
只有中国这里减少了制造业规模,印度才有机会提升自己的制造业规模。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印度会制定怎样的战略了。

印度想要从中国手里抢制造业
对于印度来说,它很难单独从中国手里抢制造业,毕竟印度在制造业领域,不管是什么方面相比较于中国劣势都很大。
在自己无法单独从中国手里抢制造业的情况下,印度就只能寄希望于美国的“帮助”。
当前随着中国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能力越来越强,美国也将中国视为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在想办法的削弱中国的实力。

(中国的客机生产车间)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是中国国力最大的支柱之一,那美国自然会动打击中国制造业的心思。
所以从2018年开始美国就针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希望通过推高对中国关税的方式来降低中国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那么站在印度的视角下,美国和自己就是同一个战壕里面的战友了。美国想打击中国的制造业,印度想抢中国的制造业,双方自然有合作基础。

印度认为美印是合作伙伴
而特朗普能在2018年展开对中国的贸易战,以及在2025年展开对中国的“关税战”,就证明了他是这几年对中国“最强硬”,也是手段“最极端”的美国总统。
所以特朗普上台前莫迪就做好了准备,一旦美国对中国动手,印度就赶紧承接离开中国的制造业,从而提升自己的制造业。

印度做好了准备
印度在美国眼里也是对手
印度的这套战略从逻辑上来说没啥问题,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其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
第一点,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难道你印度就不会成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么?
这几年在美国学界有一种论调,那就是当年美国将制造业往第三世界转移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让制造业集中到了中国一个国家手上。

美国认为制造业不能集中在一个国家手上
美国往整个亚洲转移制造业,如果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都只能承接一部分美国分离出去的制造业,那么中国就不会有当前这么强的工业能力,其综合实力自然远不如美国。
但现实是全球的制造业基本都集中到了中国手上,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几乎比全球其它所有国家加起来都要强。
由此中国成为了全球历史上工业规模最大的工业国,其综合国力自然不可想象。

建造中的军舰
现在我们再站到美国的视角上,如果各位是美国政客,会同意印度全面承接中国的制造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么?
毫无疑问的是,就算美国真能“压垮”中国的制造业,它也不会允许印度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会想办法的将中国的制造业尽可能的往更多的国家转移,避免这些制造业再集中到一个国家手上。

美国没法摧毁中国的制造业
第二点,美国也根本摧毁不了中国的制造业。
全球制造业聚集到中国手上根本不是靠美国的“施舍”,而是靠经济的发展规律。
在“哈耶克的大手”下,制造业会往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转移。中国的生产成本足够低,自然会吸引全球制造业入驻,久而久之全球制造业都集中到了中国手上。

自由市场下,制造业会往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转移
此外很多人认为中国生产成本低是因为人工成本低,而印度现在人工成本比中国更低,所以很可能替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这也是不对的。
中国的生产成本低主要靠完善的产业链体系、高效的物流网络,以及较好的营商环境这几点。
举例来说,在中国生产一辆汽车你能买到汽车上的所有零部件,这能减少很多麻烦和生产成本。
其它国家没有全产业链,要生产一辆汽车就需要从很多个国家那买零部件,这里面光是关税和运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中国有全产业链
在物流上,你今天上午买了汽车零部件,快的话明天甚至今天下午东西就能到货。
在工业生产上时间也是成本之一。我1天生产一辆汽车,你10天生产一辆汽车,那你还怎么和我竞争?
至于营商环境,中国不管是和周边国家的关系还是国内的稳定度,都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营商环境。
所以能看出,中国集中了全球产业链,是因为自发性的很多优势,可不是美国的“施舍”。美国没法打击中国在制造业上的这些优势,自然无法摧毁中国的制造业。

(印度的工厂内部)
而印度除开人工成本比中国低外,在产业链体系、物流网络、营商环境等方面都远逊于中国,自然没法抢中国的制造业。
信息来源:
【1】环球网·《印度官员爆料:搞了4年、规模达230亿美元,振兴“印度制造”计划失败》
【2】环球网·《美媒称“印度想在制造业上替代中国先要击败越南”,专家:印度存在难以克服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