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召开全省家校社协同育人
“教联体”建设研讨
活动现场公布了
江苏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建设实验区、领衔校名单
我市江都区入选
首批江苏省协同育人
“教联体”建设实验区
扬州市朱自清中学
宝应县安宜实验学校
高邮市送桥镇天山小学
仪征市真州小学
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入选首批江苏省协同育人
“教联体”建设领衔校
这些入选的地区和学校
有哪些好做法、好经验?
一起来看——

江都区
江都区积极策应扬州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示范区建设,率先成立校家社协同育人数智教联体,围绕机制复合、数智融合、课程聚合三维发力,打造目标同向、资源同聚、评价同频的“三位一体”育人新范式,为构建“互联互通、共生共长”的教育生态提供区域经验和实践样本。


扬州市朱自清中学
学校以“至诚有格”精神为引领,深耕“校家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实践,成果丰硕。学校建成“候学驿站”校家社接待中心,成立校家社理事会,建立“全员导师”常态化机制,联合社区、妇联、心理学会等组建29人专业团队,实施个性化帮扶计划,精准助力学生成长。携手朱自清纪念馆打造沉浸式文学课堂;联动三里桥社区,开发社区治理实践岗位;深化警校联防,开展反诈实景演练。


宝应县安宜实验学校
学校组建36人的“荷香导师团”活跃在家校之间,累计形成80余个家庭教育典型案例。“荷韵家长学校”年均培训7000人次,5名非遗传承人、水乡文化研究者组成的“荷乡导师”队伍,将乱针绣、荷藕雕刻等非遗技艺转化为校本课程,让水乡文脉在课堂内外悄然流淌。学校实施“双师培育”工程,让教师既懂家庭教育指导又能讲好乡土文化,让专业家长走上讲台,形成“以家长育家长”的新生态。


仪征市真州小学
学校以“真”文化为核心理念,依托“教联体”建设,打造家长“真课堂”,开设职业启蒙、非遗体验等特色课程48节,惠及学生2300余人次;联动社区开展实践活动32场,覆盖环保公益、节气文化等领域。骨干教师团队通过家访全覆盖、家长驻校日等举措,深化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高邮市送桥镇天山小学
学校以丰富的乡土文化为教育支点,以联动为主线,以活动为方式,致力于法治教育、劳动实践、民族团结等多元协同育人方式探索。彰显乡村学校主体智慧,充分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联通家庭和社会场域,构建乡村校家社合育机制,探索科学化、系统化、可持续的校家社共育路径。


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学校以“办一所儿童友好的学校”为理念,依托扬城文博资源及校内家庭教育博物馆,创新提出“人才三变”模式,培育双师型骨干,激活家庭主体,织密区域网络,开发了系列亲子共成长课程,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幸福教育生态圈。学校获评“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

祝 贺!
来源:扬州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