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最近又开眼啦!石家庄某医院又玩了一招“中西合璧”经典案例:中药液里掺安眠药,西药当佐料,患者当冤种!这操作堪称“医学界的黑暗料理”——明明是“安神液”,愣是加了两片地西泮(俗称安定),让患者喝了药液,一觉睡到明年春节,连失眠症状都省了自我诊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家医院的“创新疗法”有多离谱?专业检测报告显示,每克药液含27.2微克地西泮,一袋200克的中药液直接塞进5.4毫克安眠药,相当于两片地西泮片剂。

患者刘先生本想“调理失眠”,结果喝出了“强制关机”效果——这哪是中药?分明是“蒙汗药2.0版”!更讽刺的是,医院被曝光后大门一锁,暂停营业,跑得比患者药效发作还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有些中医院“挂羊头”的套路有多野?

中药液里加西药,美其名曰“增强疗效”,实则掩盖中药无效的尴尬。患者以为喝的是“千年古方”,实际是“化学勾兑”。

石家庄这家医院的这帮“老中医”们,或许该改行当编剧——“纯天然”“祖传秘方”张口就来,连安眠药都能包装成“安神草本精华”。

专挑失眠、胃病、男科等“刚需”领域下手,利用患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把中药当盲盒卖——你永远不知道里面掺了啥!

石家庄的案例绝非孤例。江湖上早有“神医宇宙”的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违背祖训”的老戏骨:电视里白发苍苍的“神医”们,一边痛哭流涕“献出秘方”,一边给“神药”站台,结果连药材成分都是群演。

短视频“科普带货”:穿白大褂的“网红医生”前一秒讲中风康复,后一秒卖护手霜,专业权威成了流量密码,医学知识成了带货剧本。

“特效药”的千层套路:南通警方曾捣毁一诈骗团伙,用陈皮木香冒充“祖传眼疾秘方”,10万人被骗3亿元,连“老专家”爷爷都是年轻话务员假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这些把戏屡禁不止?

审核如纸糊:医院煎药环节装摄像头?石家庄这家倒是装了,可惜拍到了药材,没拍到药房里的“化学实验室”。

执法如散步:有医院负责人直言:“卫生部门一年查一次,喝喝茶看看账就走了。”承包科室的“院中院”遍地开花,合同一签,监管两眼一闭。

法规打地鼠:地西泮是二类精神药品,但黑心医院偷加如家常便饭;中药里掺土霉素,医院还敢狡辩是“防腐剂”呢!

要破这“挂羊头卖狗肉”的局,光靠患者自备检测仪肯定不行!

能不能按《药品管理法》,卖假药罚15-30倍违法所得,罚到肉疼?情节严重直接吊销执照+倾家荡产?石家庄这家医院若查实,直接让它关门。

中药煎药流程全程直播,数据实时上传,让“加料”无所遁形——毕竟,连外卖都能追踪到骑手位置,中药凭啥活在黑箱里?

撕掉“神医”面具:对虚假代言零容忍,让“违背祖训”的演员们改行演反派,别祸害中医药名声。

最后给中医药的“死忠粉”一句忠告:

若您下次听到“三帖见效”“纯天然无添加”的中药宣传,不妨反问一句:“请问这药里,掺的是地西泮还是土霉素?”——毕竟,现代医学的尽头,可能是化学系的实验室。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