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传来两个令人唏嘘的消息。
先是上午,噩耗传来,国民媳妇、今年才51岁的朱媛媛去世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下午,另一个消息传来,年仅34岁的山东大学教授李海增,离世9个月后,文章登上顶刊。
5月19日,《Nature Reviews Clean Technology》最新一期刊发了一篇题为 “Inorganic electrochromic smart windows for advanc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的综述文章。
这篇文章作者栏里,赫然写着:青年学者李海增!

文章的附录部分写道:
本文献给2024年8月去世的作者李海增,他是一位热情的朋友、一位好同事、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人员和一位热情的学者。
圈外人可能不知道李海增这个名字,因为他的研究领域比较垂直,但在电致变色领域,他的名字如及时雨宋江一样,无人不知。
李海增的主要集中在电致变色光热调控器件,这些年来,他在这个方向上“开山立派”,从零建起了课题组,做出了一系列的成果。
近五年,李海增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在主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当选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此外,李海增教授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美国专利1项。

可惜,去年8月29日,李海增因突发心梗,在青岛家中去世,年仅34岁,而在此之前,他的身体状况并未显示出任何异常。
虽说“纵有千年铁门槛,终归一个土馒头”,只不过杜海涛才仅仅34岁,确实是年轻了点,他也实在走得实在太急了。
有同学爆料,李海增是家中独生子,没有结婚生孩子,他父亲是煤矿工作,母亲是农民,没有任何背景。
死者长已矣,生者长戚戚,李海增走后,最可怜的是他的父亲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往后余生,不知道怎么过下去。
李海增的去世自然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讨论,有人查看了他的经历和所发表的学术文章后评论说,他的工作强度实在是过于高了。

说起来,这已经不是这些年突然去世的各行业精英了。
最近这几年,因为过度辛劳而英年早逝乃至仓促离世者,真是太多太多了,他们都走得那么突然、那么年轻,让人不禁嘘嘘不已。
青年计算机图像处理专家全宇晖,2025年1月14日在广州因病逝世,年仅39岁。
公开资料显示,全宇晖,1985年生,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肝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库尔班江·阿布都西库尔医生,2024年9月1日在家中突发疾病去世。
他去死的时候也很年轻,只有47岁。

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年仅44岁。
去世前他曾说:“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会担心资金链断了怎么办。”
这类悲剧,还有很多很多。。。
看到这一幕,不禁让人一声叹息:朋友们,人到中年,真的要多休息,多睡觉,保养身体。
保持身体的活力,健康,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毕竟,无论是学术大神李海增,还是技术大咖全宇晖,都是因为突发意外,心梗等,突然离世。。
其中原因,无非就是学术界、科技界、科技界工作强度高,行业精英更是一直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
我们看到的只是她们外表光鲜,却看不见成功背后,是无数的付出,竭尽全力的拼搏。
因为太拼,导致自己疏忽了自己身体的健康信号。。
其实,当你的身体给你发出疲惫的信号之时,就应该立即休息了。
哪怕你再忙,再累,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如果一次一次不顾身体的信号警告;积少成多,身体总有一天会承受不住,就突然发生意外,时间永远就只能停留在那一刻。。
这两天,下面的这副对联,在圈内被很多人转发。

爱妻爱子爱家庭,不爱身体等于零;
有钱有权有成功,没有健康一场空。
是啊!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健康才是真正的无价,能够活到老,安度晚年,才称得上是人生比较完整的一生。
不要忘记你努力奋斗的初衷,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而不是挥霍生命,否则,健康要没了,身体要垮了,什么都是假的。。
就跟那副对联写得那样:
你有权,有钱,有成功;
一旦没有了健康,
那也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