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关键要诀:绝不与中国海警船发生船体触碰,避免事情说不清,让中国找到借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山纯司,日本前海上保安厅第3管区海上保安本部部长。在任期间,负责指挥海保船在钓鱼岛相关海域活动。

2010年,中国船长詹其雄英勇撞向日本海保船。那次,远山纯司就是日方指挥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5月,日本一架小型民用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被在此巡逻的中国海警船载直升机驱离。

虽然日本见事不妙,让自卫队飞机紧急升空了,但事后又连忙声明,没有使用警告信号弹等任何武器手段。这样的举动,又一次遭日本乡民谩骂,太软弱,成天只知道“深表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侵犯领海,也只是喊话程度,所以不被当回事。”

“几乎每天都入侵接续水域,海保好说话,太好说话了。”

“就别海上保安厅了,还是让自卫队去警备吧。”

“在钓鱼岛设置海保派出所呀。”

“是日本领土,警告了还不服从,可以立即攻击吧。”

数日后,远山纯司上电视接受采访,讲述日本为什么总是采取“软弱”应对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方称钓鱼群岛为“尖阁诸岛”,中方不认可

远山:绝对不能撞船。

因为即使是对方撞过来,也一定会说是我们撞过去的。然后,以此为口实,展开下一招,再下一招。所以,为了绝不给对方留一点空子,就绝对不能撞船。哪怕挨得再近,中间只有30公分,也不要与对方船只有触碰。

而且(为了避免说不清),必须拍照、拍视频,作为证据。

主持人:(海保)很厉害,也很理解这么做是想回避冲突,但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太软弱,就不能再强势一些吗?

远山:在这点上,外交层面、政治层面、国际联手合作层面非常重要。如果当场处理,必会造成流血。一个不好,就和乌克兰、加沙一样。为了不变成那样,作为在现场做事的(海保)巧妙地原地踏步,维持住事态。即使通过政治和外交来解决,需要一定时间,也要等。我认为只有这个法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这位海保前部长所说,准确描述应该是“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绝不与中国海警船发生船体接触”吧。

说白了,东大不开第一枪,本子也不开第一枪,而且不能让东大抓住反击的由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方称钓鱼群岛为“尖阁诸岛”,中方不认可

无独有偶,5月21日《周新闻》刊登了一篇文章:中国直升机侵犯领空!“钓鱼岛登陆”进入读秒?日本应采取的对策呢?

主题还是5月初的中国海警船载直升机驱离日本民间机一事。不过,采访到的人物是日本前航空自卫队西部方面队司令杉山政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人曾担任过那霸基地第302飞行大队队长,没少在钓鱼岛海域上空转悠。

前面的远山是海上保安厅的人。这次的杉山是自卫队的前“空将补”,级别相当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警船配备了363型对空雷达,探测范围达到610公里。日本民用机从石垣空港一起飞,就被侦测到。不如说,中国海警一直在等机会宣称“日本民用机侵犯领空”。

看他如何描述日本为什么在钓鱼岛那边显得过于软弱。

杉山:对日本民间机,中方直升机所采取的反应,航空自卫队判断有可能会产生危险状况,才紧急起飞F15的吧。

不幸中的万幸,没有发生中日直升机的接触事故。日本的民间机和中国海警的直升机都平安无事。因为如果发生事故,就会发展成更为复杂的国际问题。

我常年在钓鱼岛附近执行任务。中国的动作一年比一年激烈,日本政府一贯保持“不刺激对方”姿态。但也快到极限了。

中国的海警局和海上民兵们的行动,遵循国家方针。而日本呢,有人出于个人判断跑去钓鱼岛。这样一来,就会在政府没看住的地方,出现不测事态。难免不会发生航空器的接触事故等。

在中日关系上,真正恐怖的是日方一不小心给中方制造了“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警船直升机

海上保安厅和航空自卫队两名前高官的谈话,可以看出它们在严防死守,防止日本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了开第一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却鼓动菲律宾跟海警船暴力对抗

然后,有意思的是,日本海上保安厅、航空自卫队都知道,也都在执行“我绝不开第一枪,也绝不让中国找到理由借口升级事态”,但它们没法跟日本乡民明说。哪一个都是含糊不清的“因为后续会很麻烦”。

这也就导致看不懂到底为什么的日本乡民,永远都在问:为什么不使用武器自卫?为什么连警告信号弹都不发射?为什么不能再三警告无效后,武力驱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