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生代演员黄杨钿甜因一副疑似价值230万元的奢侈品耳环陷入舆论漩涡,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这场关于"星二代"消费能力的讨论,迅速演变成对公职人员家庭收入的全民审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件的导火索是5月11日黄杨钿甜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成人礼照片。照片中那对闪耀的GRAFF经典系列耳环,如同两轮迷你明月悬挂耳际,引发网友对其消费能力的质疑。
面对舆论压力,当事人先是解释耳环为母亲所有,其父杨伟更是在5月16日通过微博澄清,强调耳环实为仿品,并详细说明了自己的公职经历:2015年至2017年3月任职于雅安市经合外事局下属单位,后辞职经商至今。
然而,舆论的雪球越滚越大。有网友将另一位同名同姓、曾任四川省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的杨伟与其父混淆,质疑其涉嫌侵吞雅安地震灾后重建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指控犹如一记重拳,将事件推向新的高潮。经四川省民政厅官网文件证实及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确认,此确系"张冠李戴"的误会。
雅安市相关部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杨伟早已离职多年,其家庭收入与公职毫无瓜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知情人士透露,黄杨钿甜作为从雅安走出的明星,曾受邀参与家乡宣传,其母亲长期在企业任职。嘉行传媒也发表严正声明,呼吁公众理性监督,抵制不实传言。
目前,雅安市纪委监委已介入调查。
这场由一副耳环引发的风波,折射出公众对公职人员廉洁自律的高度关注,也提醒我们在信息时代更需保持理性思考,避免让无辜者成为网络暴力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