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各个电商平台几乎不约而同地告别满减,使用立减直降。
这个变化让消费者和业内人士都感到意外。

满减机制作为行为经济学中的经典定价策略,本质上是通过组合优惠让三方都受益:消费者能薅到羊毛,商家能多卖货,平台能拉流量。这种玩法妙就妙在不用直接砍价破坏商品标价,又能让顾客觉得占了大便宜。
比如买衣服凑够500减100,你可能本来只想买件衬衫,结果为了凑单又搭了条裤子,这就无形中提升了客单价。
但近年来促销规则的持续迭代已偏离初衷。平台为制造营销噱头,不断叠加优惠层级,导致消费者需投入大量时间成本进行价格计算,商家也面临复杂的商品组合定价挑战。今年5月初,一项7000多人参与的投票显示,支持简单直降的人数明显更多。

直接打折其实是电商促销的“返璞归真”。回想2009年阿里搞出第一个双11的时候,全场5折的简单粗暴才真正引爆市场,说到底促销就该让用户体验好:买得明白、买得划算,而不是被各种套路绕晕。
当电商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市场风向瞬息万变。与其疯狂内卷,平台们纷纷转而做“减法”,将重心转向用户体验。这种务实调整正是市场所期盼的。
而这种策略转向似乎正逐渐成为电商行业的新常态。在阿里京东以及唯品会最新公布的财报中,平台不再只盯着GMV转。
比如京东单独用一个板块谈用户增长和粘性:本季度京东集团的活跃用户数实现了连续6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增速超过20%。
阿里最新财报显示,受益于持续投入用户增长和体验提升,淘天实现了更强劲的新买家增长,88VIP会员超5000万,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12%。

此外,唯品会也非常关注用户数据:2024年其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6%,达到了880万,贡献线上销售的49%,表现出了较高的用户粘性。
这些数据证明,无效内卷终会退烧,品质与服务才是圈粉核心。如今电商江湖集体撕掉“烧脑优惠”标签,转而比拼谁能让消费者一键买得爽。
当GMV狂欢退潮,用户粘性、复购率这些硬指标浮出水面,行业终于读懂:把简单体验做到极致,才是最深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