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中国直接让美军体会什么叫绝望!

据报道,央视罕见公开了霹雳15空空导弹的柔性生产线,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工的惊人实力。

该产线可以做到24小时无人自动化生产,1天极限可生产100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可能会嫌弃,日产100枚也不多呀。

首先,这只是官媒报道出来的一条生产线而已,背后还有多少条不得而知。

中国军工体系庞大且高效,拥有众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生产基地,整体产能远超单一生产线的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这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工流水线,而是全自动化生产,相关设备更是全部国产化。

也就是说,从原材料到核心部件,完全不受外部制约,真正实现了自主可控,在全球范围内堪称独一无二。

即便是牛逼轰轰的老美,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以美国著名的 “战斧” 导弹为例,其生产工厂需工人推车搬运零件,最终组装环节仍需大量人工干预,效率低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关键的火控系统和通信模块需要工程师现场校准调试。

而美国主力空空导弹AIM-120D生产线更是落后,不仅是手工操作,一年的极限产能只有500枚,而且还大量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

特别是固体火箭发动机和精密电子元件等关键部件,一个依赖日本,另一个依赖瑞士、荷兰,一旦供应链受阻,产能直接腰斩或是清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以来,全球芯片短缺已对美国军工生产造成显著影响,而中国则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突破,完全规避了类似风险。

自动化生产的好处不言而喻。

最大的优势就是导弹的成品合格率大幅提升,确保战场上的可靠性。

导弹这类高精尖装备,哪怕一个螺丝拧偏,都会导致战场误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可以像生产香肠一样生产导弹!

一天100枚,10天就是1000枚,这还是平时的产量。

一旦到了战时,生产线马力全开,一天200枚、300枚、甚至1000枚都不在话下。

当源源不断的导弹,铺天盖地的袭来,估计能让美军体会到什么叫人生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重要的是,能对外公开的都不是最先进的。

霹雳15导弹在国内都处于弟弟级别,中国还有更先进的霹雳-17,霹雳-21。

这些先进导弹的研发与量产,不仅巩固了中国在空空导弹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也为中国空军的战略威慑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中国军工之所以现在全世界排名第一,是因为我们拥有完整的工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基础材料到高端制造,所有环节都能在国内完成,不受外部掣肘。

而且,很多民营企业都是可以战时转军管,比如平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工厂,战时可以迅速转产导弹部件。

这种灵活的产业转换能力,使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惊人的军工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700家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其中超过200家具备军转产潜力,极大提升了响应速度。

所以,不用担心我们的产能问题。

至于欧美那些老牌的工业国家,他们已经失去原来的能力,跟我们没有可比性!

别说打仗了,连军演用的导弹都得“提前3个月订货”,临时来一场大规模战争,完全无力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防务新闻》此前就测算,中国现有导弹储备量已超美俄总和,且每月保持10%-15%增速。

这一消息,无疑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工体系形成了巨大冲击,甚至让美军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战略压力。

值得一提,其实早在1956年,钱学森就提出未来我们的飞机、导弹制造一定要实现自动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在当时,几乎是天方夜谭。

但如今,这一愿景已在中国变为现实。

不仅导弹生产实现了高度自动化,飞机、舰船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正是这些优势,让中国在面对欧美强敌以及亚洲某些“动作频频”的邻国时,展现出毫不妥协的战略自信—我们的产能管够、管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