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王大山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吐了口烟圈。

"听说张家那个童养媳现在是县医院的大夫?"有人问道。

王大山脸上闪过一丝悻悻:"可不是,当年我还想让她嫁给我们家铁蛋来着。"

"那她怎么......"

"诶,这里头有个故事。"王大山掸了掸烟灰,眼神有些复杂,"说起来,还得从二十年前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说起......"

1、 【无法抹去的记忆】

其实王大山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正站在县医院的走廊上,看着眼前这个穿着笔挺白大褂的女人发呆。

记忆像放电影似的倒流。二十年前那个扎着羊角辫、满脸胆怯的小女孩,如今已经成了妇产科的主治医生。阳光透过走廊的百叶窗,在她白大褂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岁月并未在她清秀的面容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添了几分温婉知性。

"建国哥,怎么发着呆?"秀兰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眼神中带着几分俏皮。

"我在想,要是让王大山看见你现在的样子,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我笑着说。

秀兰轻轻哼了一声:"他啊,现在还在村口吹牛呢吧。"

2、【寒冬里的新成员】

1972年的寒冬格外难熬。那年粮食收成不好,生产队的人都瘦了一圈。腊月里的一天,零下十几度的寒风呼啸着掠过村头的枣树。母亲裹着她最厚的那件棉袄,抱回了一个瘦小的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李家的闺女,他们家实在揭不开锅了。以后就是咱家的人了,你要好好待她。"母亲轻声对我说,目光中充满怜惜。李家在隔壁村,父亲是去年地里干活时伤了腰,一直养着,家里实在撑不下去了。

我躲在门后,偷偷打量着这个突然成为"我妹妹"的女孩。她穿着打着好几个补丁的蓝棉袄,怯生生地站在堂屋中间,大眼睛里噙着泪水,小手紧紧攥着衣角。母亲给她煮了一碗红糖鸡蛋,那是家里仅剩的两个鸡蛋了。她却只是小口小口地抿着,生怕吃得太多会惹人嫌弃。

"闺女,多吃点。这是你自己家,不用客气。"母亲心疼地说。

那晚,母亲把自己的新棉被给了秀兰,自己盖着旧棉被。我听见隔壁房间秀兰小声的啜泣声,还有母亲轻声的安慰。

3、4、 【春暖花开,渐入佳境】

秀兰很快就融入了我们家。她不仅做事麻利,还特别懂事。母亲教她做针线活,她学得很快。才来几天,就能给我补衣服了。我的袜子总是会破洞,每次还没等我开口,秀兰就已经帮我补好了。

父亲虽然平日严厉,但看到秀兰勤快懂事,也总是暗地里夸她。有一次,秀兰早早起来做好了早饭,还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父亲破天荒地夸了一句:"这闺女,比我家那小子强多了。"

"建国,你妹妹这么能干,以后有福气了。"母亲常常这样说。每当这时,秀兰都会红着脸跑开,躲到厨房去忙活。

那时候我还不懂,为什么要叫童养媳的人"妹妹",但我知道,从那天起,我们家多了一个人,我的生活也变得不一样了。家里不仅多了一个人分担农活,还多了一份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泥泞路上的求学路】

上学的路总是很长。秀兰和我一起走在乡间的泥巴路上,春天的泥泞、夏天的暴雨、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风雪,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为了不把鞋子弄湿,我们常常光着脚,把解放鞋提在手里。

秀兰的成绩总是很好,经常帮我补习功课。我们家的煤油灯总是全村亮得最晚的。

"建国哥,这道算术题要这样做..."她耐心地给我讲解,有时候讲到煤油灯都快没油了。母亲心疼煤油钱,但从来不舍得催我们睡觉。

我似懂非懂地点头,其实更多的是在看她认真的侧脸,看她说话时嘴边那个若隐若现的小酒窝。她讲题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把垂下来的头发别到耳后,那个动作我记了很多年。

5、 【与命运抗争的日子】

1978年的春天,生产队长王大山开始对我们家指手画脚。那时候,知青返城的风潮刚起,不少人家的童养媳都被退了回去。王大山觊觎秀兰已久,总想着法子找茬。

"张德林啊,你家那个童养媳,我看还是得另作安排。我儿子铁蛋也到了说亲的年纪..."王大山故意当着全村人的面说。

父亲气得脸都青了:"我家闺女好好的,不用你操心!"

那天晚上,我听见父母在说话。母亲担心地说:"要不,让秀兰暂时别去上学了?"

"不行!"父亲难得地提高了声音,"咱们家的闺女,就得有出息!让她好好读书!"

从那以后,每次秀兰要去上学,父亲都会提前把自行车擦得锃亮,带着我们从小路绕过大队部。

6、 【少年情愫暗生时】

1981年,我们上了初中。学校离家更远了,每天要走一个多小时。秀兰还是那么用功,而我只能勉强及格。村里的闲言碎语越来越多,但我们都学会了视而不见。

那年夏天特别热,知青刘老师组织我们排练《东方红》,准备在夏收后表演。秀兰被选中当领唱,我负责打鼓。排练的间隙,我们常常坐在大榆树下乘凉,她教我认五线谱,我给她讲我新学会的笑话。

"童养媳读那么多书干啥?"王大山在生产队开会时总要说几句风凉话。他儿子王铁蛋更是经常带人堵在上学的路上。

但这次,父亲的态度出人意料:"我闺女爱读书,碍着你什么事了?她就是要去考大学,我家也供得起!大不了我去公社运输队开拖拉机!"

母亲也开始攒钱,每次卖了鸡蛋都会偷偷存起来:"闺女,等你考上大学,这些钱就是你的学费。"

7、 【离别时分的不舍】

1984年的夏天,秀兰如愿考上了县城高中。那个闷热的下午,知青刘老师特意来家里道贺,还带来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礼物。

秀兰站在我家门口,欲言又止。夕阳的余晖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也拉长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她穿着母亲特意买的新衣裳,还是那么清瘦,但眼神里有光。

"建国哥..."她的眼里闪着泪光,手里紧紧攥着录取通知书。

"去吧,好好读书。"我强忍着不舍说道。其实我多想告诉她,我会一直等她回来。就像保尔柯察金说的那样,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更宝贵的是有个人值得你等待。

8、 【跨越时光的守候】

那三年,我开始跟着父亲学开拖拉机。每个月都会抽空去县城,带着家里种的蔬菜,母亲腌的咸菜,还有我攒了好久的话。

秀兰住在学校宿舍,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听说她要报考医学院时,全村都沸腾了。王大山气得跑到我家闹,说我们家太不懂规矩,竟然让童养媳去念这么多书。

父亲站在院子里,头一次直起了总是弯着的腰:"我闺女爱读书,就是要当大夫,你有意见?"

那一刻,我才明白父亲这些年来的良苦用心。他不是在培养一个童养媳,而是在守护一个女儿的梦想。

9、 【重逢诉说真情】

医院走廊里,秀兰轻轻握住我的手:"建国哥,这些年,我一直记得你们家的好。"

她告诉我,这些年每次放假回家,都会专门给父亲抓药,给母亲送营养品。甚至在评选医院先进工作者时,她主动要求到乡村医疗站轮训,就是想多帮帮农村的父老乡亲。

"其实...我从来没把自己当成童养媳,我就是喜欢你,建国哥。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等你来接我。"她红着脸说,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幸福时刻终相守】

1991年春天,我和秀兰在县城举办了婚礼。母亲特意做了一身大红的棉袄,就是当年抱秀兰回家时那件的样式。

"闺女终于真的成了我们家的人了。"母亲抹着眼泪说,一遍遍抚摸秀兰的红棉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难得喝了点酒,脸红红地说:"我早就知道,我家秀兰有出息。现在是我们沙滩村第一个大学生,还是医生。比那些说闲话的人强多了!"

王大山也来了,脸上堆着笑,但谁都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他的儿子王铁蛋还在生产队干活,而秀兰已经是县医院的医生了。

婚礼上,知青刘老师特意从城里赶来,还带来了一台录音机作为贺礼。他说:"这是我见过最美的爱情故事。"

而我,看着身边穿着白色婚纱的新娘,想起了二十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原来,最好的姻缘,就是从一声"妹妹"开始,经过岁月的打磨,最终开成了最美的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每当我和秀兰一起回老家,看着满院子的果树和花草,看着年迈的父母脸上欣慰的笑容,我就觉得,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结局了。童养媳的习俗或许不太好,但它给了我和秀兰相知相守的机会,让我们的爱情有了最美的注脚。

去年,秀兰在医院接生了一个女婴。那天晚上,她握着我的手说:"建国,幸好当年你们家把我抱回去了,不然我可能现在还在地里刨食。"

我紧紧回握住她的手:"傻瓜,那是你自己争气。"

日子就这样平淡而温馨地过着。秀兰依然每天忙着在医院工作,我也开上了自己的拖拉机。但我们都知道,余生还长,我们会一直相互扶持,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