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赤裸裸的挑衅!

5月3日凌晨时分,美军竟然无视中国主权,从我国南海的领土上空,大摇大摆地飞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美军的挑衅,中国空军派出多架战机,和美军在空中进行了长达50分钟的激烈缠斗。

这场罕见的空中对峙曝光后,台退将一语道破了最终结局:“美军有胆子来挑衅,当心让你有来无回!”

那么,长达50分钟的缠斗,场面到底多激烈?美军突然来南海,究竟想做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战机突袭,歼-16硬核驱离

凌晨时分,中国南部战区空军的雷达捕捉到了异常信号,警报声立即响起。

短短几分钟后,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歼- 16战机就划破夜空,朝着目标高速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歼- 16靠近美军战机时,一场激烈的空中对峙便开始了。

只见美军飞行员仗着有两下子,一会儿猛地拉升,一会儿急速转向,拼命想甩掉身后的 “尾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咱歼- 16的飞行员技术可不是盖的,再加上战机性能先进,死死咬住美军战机不放。

而且歼- 16飞行员很聪明,利用战机大转弯半径的特点,带着美军战机兜圈子,消耗它的燃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瞅准机会后,歼- 16飞行员马上抢占好位置,使出 “滚转贴近”“追尾锁定” 这些高难度战术动作。

据专业军事人员分析,实际上,美军战机在刚打了10分钟后,就有点招架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接下来的40分钟中,美军战机完全被歼- 16压着打,最后实在没辙,只能灰溜溜地逃走。

那么,为啥美军战机会输得这么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从数据上就能看出来。

咱歼- 16战机装满油能有9.6吨,一口气能飞1850 公里。

可美军的F/A-18E/F战斗机,满打满算只能飞780公里,油也没咱多,根本撑不住长时间的近距离缠斗。

所以在这场空中对决里,歼- 16靠着强大的续航和机动能力,从始至终都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重要的是,这场缠斗可不只是飞机性能和飞行技术的比拼,更是双方飞行员心理素质的较量。

美军战机突然闯进来,就是想试探咱们空军的反应速度和战斗力,顺便吓唬吓唬人。

但咱空军反应够快、态度够硬,50分钟里,美军战机怎么折腾都甩不掉歼- 1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一长,美军飞行员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实在扛不住,只能夹着尾巴撤退,他们的阴谋也彻底破产了。

而关于美军此次挑衅的目的,台退将的分析更是“一语击中”,让人感觉细思极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挑衅的真正目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美军此次凌晨“偷袭”前,美国和菲律宾在黄岩岛附近搞了个联合军演。

菲律宾一直对南海部分区域有不切实际的野心,美军一会儿联合军演,一会儿又这么做,无非是在告诉菲律宾:“别怕,有我罩着你!”

除了给盟友打气,美军还有更险恶的算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退役将领分析,“尼米兹” 号航母派出舰载机来挑衅,其实是想试探咱们解放军的反应速度和作战能力。

他们就像小偷踩点一样,想摸清我们的军事部署和应对策略,收集这些关键数据,为以后可能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让美军没想到的是,咱们大大方方公开了对峙视频,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

这相当于给美军设定了明确规则:别想在我们家门口撒野,来了就得付出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咱们这次强硬反击,也是给菲律宾敲响了警钟。

菲律宾一直想借着美国的势力实现自己在南海的野心,但看到美军被咱们收拾得服服帖帖,心里肯定犯嘀咕:这所谓的 “靠山”,好像也没那么靠谱啊!

跟着美国瞎折腾,最后恐怕啥好处都捞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国际影响来看,美军这次挑衅失败,很可能会让它 “纸老虎” 的本质暴露得更彻底。

以前其他国家可能还忌惮美军的军事威慑力,但看到他们在和中国的对峙中落荒而逃,大家心里就明白了:美军也没什么可怕的。

长此以往,美军的军事威慑力会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退役将领分析这次缠斗时说得很直白:在他看来,美军这次挑衅完全是自讨没趣,暴露了他们在技术和战术上的劣势。

对此,他还表示“美军如此挑衅,那结果必然会是有来无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惊心动魄的空中对峙,不仅是实力的比拼,更是意志的较量。中国空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任何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回击。

未来,面对美军可能的再次挑衅,解放军必将以更强的实力、更坚定的决心,守护祖国蓝天,让“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誓言响彻云霄。

信息来源: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网资讯】【杭州新闻中心】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