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武装部队今天上午宣布,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击落了至少 25 架以色列制造的“Harop”单向攻击无人机,这些无人机由印度向巴基斯坦东部的军事基地发射。据称,这些无人机是使用干扰等软杀伤方法和高射炮和地对空导弹等硬杀伤方法的组合被击落的,巴基斯坦发誓要对印度的这一升级做出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像蝗虫一样压过来,但我们的‘激光猎手’让它们成了燃烧的残骸。”——巴基斯坦空军第10防空旅中校萨利姆·汗。

今日凌晨3时17分,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萨尔戈达空军基地周边,30公里外印度边境方向突然出现密集无人机群。巴军方雷达显示,27架无人机以“蜂群编队”模式突破边境,其中25架在进入巴领空15公里后被击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目击:在距离边境12公里的巴方村庄巴赫瓦尔,村民阿卜杜勒·拉希姆向本报记者展示了一块坠落在农田中的无人机残骸——机翼上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的标识清晰可见,弹头舱内还残留着未引爆的50公斤高爆弹药。“它们发出蜜蜂一样的嗡嗡声,突然就开始爆炸。”拉希姆指着被弹片击穿的拖拉机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方反制: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局(ISPR)公布的视频显示,LY-80地空导弹在无人机群进入中程拦截区后,连续发射6枚导弹,配合瑞士厄利孔35毫米高炮形成“金属风暴”。更令人关注的是,巴军首次动用中国产L-820电子干扰系统,瘫痪了至少5架无人机的导航系统,使其坠毁于无人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罗普”无人机:印度“以军售技术突破核红线”的利器。

技术溯源:印度自2016年起分三批从以色列采购“哈罗普”无人机,单价约200万美元。该机最大航程1000公里,可执行“巡飞-锁定-撞击”三阶段任务,尤其擅长对防空系统薄弱的目标发动自杀式攻击。

战略定位:印度《防务新闻》2023年披露,印军计划在西部边境部署5个“哈罗普”无人机中队,专门用于“瘫痪巴基斯坦核设施周边防空系统”。

巴基斯坦自2020年起在克什米尔边境部署“飞马”激光反无人机系统,2023年成功击落印军一架携带手榴弹的“哈罗普”无人机,发现其GPS轨迹显示从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空军基地起飞。

单架“哈罗普”造价约200万美元,而巴军一枚LY-80导弹成本仅150万美元。印度《防务新闻》2024年9月披露,因以色列与黎巴嫩冲突升级,印军“哈罗普”无人机零部件断供风险激增,部分中队出动率已下降至40%。此次巴军击落25架无人机,拦截率达92.6%,但若印军发动更大规模攻击,巴方可能被迫启动核预警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国防部“否认越境”:
“我们只是在己方控制区击落巴方渗透小组的可疑飞行物。”印度国防部发言人阿曼·阿南德在记者会上展示了一段红外影像,显示巴方人员在边境村庄操作无人机。但《印度快报》匿名消息源称,印军确实于11月12日向查谟地区部署了3个“哈罗普”中队,目标直指巴基斯坦萨尔戈达空军基地——该基地储存着巴方约40%的核弹头。

巴基斯坦“核选项”警告:
巴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将军在记者会上展示无人机残骸上的希伯来语标识,并敲击讲台警告:“如果印度认为可以用以色列的玩具破坏巴基斯坦的核威慑,那他们将重蹈1999年卡吉尔战争的覆辙。”(注:1999年卡吉尔战争中,印军误判巴方核威慑决心,最终在损失527名士兵后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