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改版啦,大家记得点击星标,
防止以后找不到我们哦!
深夜,本该是卸下疲惫、享受安宁的时刻,南京鼓楼医院院长于成功的家却成了血色现场。

4 月 28 日,当行凶者手持凶器破门而入,砍向毫无防备的院长夫妇时,这不仅是两个生命的重创,更撕开了医疗行业长期以来难以愈合的伤口。消息传出,整个医疗圈陷入沉默,社交平台上满是医护同行颤抖的留言:“我们的安全底线究竟在哪里?”
作为百年名院的掌舵人,于成功院长的履历堪称耀眼。在他的带领下,鼓楼医院科研成果不断突破,多项新技术填补省内空白;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他推动门诊流程优化,增设智能导诊系统,让无数患者受益。那些深夜伏案研究方案的日子,那些为争取医疗资源四处奔波的身影,都在诉说着一位医者对事业的执着。可如今,这份执着换来的,却是家中突然降临的横祸。
随着事件细节逐渐披露,愈发让人脊背发凉。知情人士透露,行凶者竟长期尾随院长,精准掌握其行动轨迹,将罪恶的计划藏在暗处。更令人费解的是,目前并无证据表明行凶者与院长存在医患关系,也非情感纠葛。这种毫无征兆的恶意,让整个事件更显荒诞与恐怖。
伤医事件的阴影从未真正消散。还记得北京同仁医院那个被砍伤的年轻医生,在抢救室门口倒下时,白大褂上的血渍浸透了患者的病历;还记得杨文医生遇害时,监控里那令人心碎的挣扎瞬间。中国医院协会数据显示,每年每所医院平均发生 27 起暴力伤医事件,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医护人员在值班时下意识锁上诊室门的无奈,是深夜独自下班时的忐忑不安。
我们总在事件发生后疾呼 “严惩凶手”,但更该追问的是,究竟是什么让暴力一次次伸向白衣天使?在医患矛盾的表象下,藏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无奈,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的焦虑,以及沟通渠道不畅的积怨。这些问题如同暗礁,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冲突。
当于成功院长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时,无数医护人员正在岗位上为患者忙碌。他们或许会害怕,但依然会选择穿上白大褂,因为这是医者的责任。而我们能做的,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你们守护生命,我们守护你们。期待真相早日大白,更期待从此刻开始,每一位医者都能在阳光下安心工作。
图文来源:护理传真 作者:九人
编辑整理:护理传真 责任编辑:张昕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