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虎啸文化打造的数字营销周期性专栏,整合行业资源,通过多元活动展现前沿趋势,助力企业把握数字商业传播新机遇。
近期,电商行业迎来了一项重大变革:各大平台纷纷取消 “仅退款”规则。
这一规则自2021年由拼多多率先推出,随后被众多电商平台效仿,一度成为行业标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仅退款”规则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今的取消之举,被视为电商平台“反内卷”的关键行动,对整个行业生态产生着深远影响。
2025年4月22日,拼多多、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多家主流电商平台纷纷宣布对“仅退款”规则进行重大调整,消费者收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平台不再主动介入。
这一变革标志着“仅退款”规则在电商舞台上逐渐谢幕,背后反映的是电商平台试图打破行业内卷、回归商业本质的决心。
“仅退款”初衷
“仅退款”规则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
这一规则目的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对那些长期服务不到位,质量不可靠的商家采取更严格的举措。特别是针对一些不擅长退货的群体,如老人、青少年等,同时也旨在减少退货成本,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2021年,拼多多率先推出“仅退款”规则。2021- 2024年初,多个头部平台纷纷跟进这一政策,使其逐渐成为行业“标配”。
2023年9月,抖音电商新增“仅退款”规则,明确规定当商品好评率低于70%时支持仅退款,试图通过该举措优化平台商品质量与用户购物体验。
2023年12月,淘宝、京东相继修订争议处理规则,正式将“仅退款”纳入售后体系,进一步推动该规则在电商领域的普及。
2024年初,快手也迅速跟进。至此,“仅退款”政策全面覆盖主流头部电商平台,成为各大平台争夺用户、提升服务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

在规则实施初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这些目的,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放心,电商平台的用户数量也有所增长。但很快,“仅退款”规则被部分消费者滥用,成为了电商行业“内卷”的源头之一。
但是,一些职业“羊毛党”利用规则漏洞,以各种虚假理由申请仅退款,导致商家“钱货两空”。2024年8月,有消费者在她店里购买了总价42.8元的葡萄。收货6天后,对方直接申请了仅退款,理由是他认为葡萄长得太像塑料,质疑“得打多少药才能长成这样?”。
这样的案例绝非个例,众多商家在“仅退款”规则被滥用的情况下,苦不堪言,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电商平台之间为了争夺用户,也纷纷推出“仅退款”服务,陷入了一场无序的“服务内卷”。这种内卷不仅没有真正提升行业的服务质量,反而导致商家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仅退款”被反噬
恶行循环下,产品质量开始进入“崩坏期”。
一些商家为了在被大量“仅退款”冲击后仍能维持微薄利润,不得不选用更为廉价、劣质的原材料。
比如,原本用优质纯棉制作T恤的商家,改为使用化纤混纺面料,不仅透气性差,还容易引发皮肤过敏;做毛绒玩具的商家,将原本安全无害的填充棉换成黑心棉,对儿童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长此以往,消费者越发难以买到质量过关的商品,对网购的信任度持续降低,电商平台的口碑和声誉也遭受重创,整个行业陷入发展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取消“仅退款”规则成为了必然趋势。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表示,会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造成商户货款两空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随后,各大电商平台开始行动。

阿里巴巴旗下1688平台自今年3月下旬开始,已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在处理商品品质问题的交易纠纷时,根据账号诚信情况判定,由平台补贴受损方。
淘宝也明确表示,为平衡实现商家权益保护与消费者体验提升,后续平台将不主动介入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不退货退款售后申请,由卖家先行与消费者协商处理 。
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也相继跟进,对“仅退款”规则进行调整。
平台为优质商家提供了绿色申诉通道,淘宝对评分≥4.8分的商家减少干预,拼多多允许商家36小时内自主处理退款请求。这使得商家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产品质量提升和服务优化上,而不是疲于应对不合理的退款请求。
对消费者来说,虽然维权门槛有所上升,需要与商家直接协商退款退货,但平台也在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和售后服务。1688等平台引入买家信用评估,高信用用户可获平台补贴,但需提交更严格凭证。
这有助于培养消费者的诚信意识,减少恶意退款行为,同时也能让真正有需求的消费者得到合理的售后保障。
矫正“仅退款”规则
取消“仅退款”规则是对平台生态的一次矫正。
平台不再需要承担因“仅退款”滥用带来的声誉风险和经济损失,能够更加专注于提升平台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例如,淘宝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根据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三方面,建立真实、客观、透明的消费者体验反馈机制,让真实体验分成为消费者未来重要的购物决策依据,同时与搜索、推荐、营销、广告等核心场域直接挂钩,激励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 。
取消“仅退款”规则,是电商平台“反内卷”的重要举措,将推动电商行业回归良性竞争轨道。对商家而言,取消“仅退款”规则后,经营压力得到缓解,恶意退款造成的损失大幅减少。
但是电商行业在规则治理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自动跟价”“全网比价”“全网低价”等机制常被商家诟病。部分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强行压低商品价格,导致商家利润空间被压缩,低质低价竞争风气盛行,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因此,电商平台需要进一步注重长远发展,通过建立商家信誉体系、提高商品质量等措施,引导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平台可以加强对商家的资质审核,鼓励商家提供高品质、差异化的商品,建立消费者评价和反馈机制,对优质商家进行推荐和奖励,对不良商家进行处罚和曝光。
结 语
取消“仅退款”规则只是一个开始,电商平台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加强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引导和管理,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信用体系和售后服务机制,以实现商家、消费者和平台的三方共赢。
◎ 撰写/责编:刘照龙、排版:孙艳娜、主编:杨猛。
◎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 版权: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品牌官方,如有侵权,请联系啸啸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