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买鱼要求不宰杀 遭商贩扔秤砣

顾客买鱼要求不宰杀,商贩竟扔秤砣?

近日,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将武汉市汉阳区邓甲生鲜市场的一起激烈冲突事件推到了公众的视野中心。视频中,一位顾客仅仅因为在买鱼时提出不宰杀的要求,便遭到了商贩极端暴力的对待,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愤怒和谴责,也让人们对市场交易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保障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件发生在 4 月 19 日,打假博主 “狂傲探店日常” 与摄影小哥一同走进了邓甲生鲜市场。他们来到一家鱼摊前,经过挑选,选中了一条草鱼,随后按照摊主的报价支付了 33 元。就在女商贩准备熟练地操起刀具对鱼进行宰杀时,博主平静地提出了 “不宰杀,直接带走” 的要求。这本是顾客的一项合理诉求,却没想到瞬间点燃了男商贩的怒火。男商贩听闻后,情绪陡然激动起来,不仅当场拒绝了博主的请求,还态度强硬地要求博主更换另一条鱼。如此无理的要求,自然遭到了博主的质疑,双方的争执就此拉开帷幕。

随着矛盾的不断升级,男商贩突然失去理智,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他猛地操起一旁重达 5 公斤的铁秤砣,以极快的速度狠狠地砸向博主的脚踝。巨大的冲击力让博主当场半跪在地,脸上露出痛苦不堪的表情。然而,这疯狂的一幕还远远没有结束。男商贩一边用方言恶狠狠地破口大骂,一边继续对博主进行攻击,而女商贩此时不但没有劝阻,反而在一旁煽风点火,使得现场的混乱局面进一步恶化。在混乱的推搡过程中,上前试图劝阻的摄影小哥也未能幸免,他的耳朵被生生撕裂,鲜血瞬间涌出,整个市场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视频一经发布,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广大网友纷纷对商贩的暴力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同时,也对商贩坚持要求宰杀鱼的背后动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许多人猜测,商贩如此过激的反应,极有可能是因为担心顾客将不宰杀的鱼带走后,发现其存在 “缺斤少两” 的猫腻。毕竟,一旦鱼被宰杀,消费者就难以再对其进行复秤,这无疑为不良商贩实施计量欺诈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在购买水产时遭遇 “重量缩水” 的情况并不少见,一些消费者在复秤时甚至发现实际重量比标注的重量少了近两成。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正是水产行业长期以来可能存在的 “宰杀潜规则”。活鱼在宰杀后,由于水分流失、内脏去除等原因,重量自然会有所减少,但部分不良商家却借此掩盖人为的缺斤少两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月 23 日,汉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事高度重视,迅速证实已对该事件立案调查,警方也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成功控制了涉事商贩。然而,在事件调查过程中,却传出商贩存在精神问题的说法,这一消息使得原本就备受关注的事件变得更加复杂。对此,博主明确表示,无论商贩是否存在精神问题,其伤人行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女商贩在事件中煽风点火、抢夺手机的行为,同样也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 3 月 1 日,武汉就正式实施了《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针对 “缺斤少两” 行为开出了最高 10 万元的罚单,旨在严厉打击市场中的计量欺诈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鹦鹉生鲜市场等部分市场也已积极推行 “先复秤、再宰杀” 的规范流程,从源头上预防因宰杀后重量争议引发的纠纷。但从此次邓甲生鲜市场的冲突事件来看,新规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似乎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现实矛盾。部分商户为了维持利润,依然依赖传统的欺诈手段,甚至不惜采用威胁、暴力等极端方式阻止消费者行使监督权,这无疑给市场监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从这起事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个别商贩的恶劣行径,也暴露出了生鲜市场在监管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秤作弊技术也在不断迭代更新,部分商户使用 “可调式作弊秤”,这种作弊秤能够巧妙地逃避相关部门的抽查,给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市场主办方在对商户行为的日常监督管理上,存在明显的流于形式问题,未能切实有效地落实 “先行赔付” 等对消费者的承诺,导致市场交易秩序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

此外,有批发商透露,活鱼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较高,加之摊位租金近年来不断上涨,而消费者在购买时又对价格较为敏感,强烈追求低价,多种因素交织下,使得末端销售环节成为了问题的 “重灾区”。一些商贩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铤而走险,采用不正当手段坑害消费者。

此次 “顾客买鱼要求不宰杀遭商贩扔秤砣” 事件,绝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消费纠纷,它更是对当前市场监管力度和商家诚信经营的一次严峻考验。如果类似事件得不到妥善处理,“缺斤少两” 等市场乱象得不到有效遏制,那么消费者的权益将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秩序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不仅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信任度,还将对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涉事商贩因涉嫌故意伤害已被依法拘留,市场监管部门也在进一步深入调查事件的真相,后续或将根据调查结果对涉事商户进行相应的处罚,同时加强对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以此为契机,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市场交易回归公平、公正、诚信的轨道。广大消费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遇到类似问题时,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安全、放心、和谐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