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和雷军的恩怨似乎无法调和,但凡有个机会,董明珠就要敲打雷军两下。
4月22日,格力电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董明珠成功连任董事会董事长,即将开启她在格力电器的第五个三年任期。
今年年初,无论是线上线下,格力电器专卖店的名称都大规模地进行了更换,变成了“董明珠健康家”。这意味着格力已经与董明珠的个人IP充分绑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董明珠连任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事情。
本来是格力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但没想到董明珠的一番话,却再次引发社会热议。
在会上,董明珠突然说道:小米汽车烧死人你们看到了吧?格力在北京的大1路跑了10几年,从没有火灾事故,这就是实力,这就是技术。

这番话,看似在说自己的新能源技术,实际上却是在敲打小米雷军。董明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巨资,却未能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家用轿车领域有所斩获。而雷军仅仅用了3年,小米SU7一上市就在业界独树一帜。
董明珠是通过持股的方式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而雷军则直接下场,无论是在体量上,还是在参与度上,格力和小米在新能源车的地位上是无法相比的。
如今,新能源汽车无疑成了消费品市场上最大的增长极,董明珠看到了雷军的成功,但内心仍然不服。在小米su7出现了事故之后,董明珠终于找到了敲打对方的理由。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当然是技术的关键,但并不是汽车自燃都是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即便是传统燃油车,也有自燃和起火的现象。另外,结合最近的小米su7起火事故来看,起火原因都和激烈碰撞有关,把起火作为攻击新能源车的矛头,有失公平。

另外,董明珠还趁机夸了自己的技术和实力,但要知道,董明珠参与的银隆新能源是一家以7米以上乘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其技术和家用轿车是有根本区别的,并没有太大可比性。
从销量上来看,su7上市一年,累计已经销售了近14万台。这样的数据足够亮眼。事实上,小米的事故率并不比其他同行业的产品差,在这样的公共场合,拿小米su7的事故作为宣传自己技术的踏脚石,董明珠明显选错了对象。
没有数量的数据没有任何意义,如果真的要比,起码要在数量级上对等。董明珠参股的新能源汽车,如果能达到小米的规模,再来做对比也不迟。

可见董明珠一直没有忘了和雷军的一亿约定,始终把雷军作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但12年来,小米已经从当时格力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到2024年其销售额已经是格力的2.5倍。
从商业布局上来看,小米的成长性也远远大于格力。董明珠已经71岁,而雷军仅56岁,未来的竞争机会更多站在了雷军这边。
12年前,当主持人把雷军和董明珠树立成互联网和实体两个对立阵营,也刺激到了董明珠的求胜欲。时光荏苒,尽管掌握核心技术依然是产品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不能拥抱时代的发展,也必然会被时代甩在身后。
如今再看,董明珠似乎是有意的创造话题。不过她的敲打,更应该指向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如果能够切实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起火的安全问题,才能真正的体现出自己的实力和技术,而不是做不相关的对比,拿微不足道的数据口嗨!